资金缺口影响企业发展
“目前辽阳142家规模以上的企业缺少资金49.7亿元。”薛慧媛忧心忡忡地说。这位辽阳市人大财经委预算监督科的科长介绍,截至2009年5月末,辽阳共有各类中小企业62669户,资金缺口严重。而“钱”的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薛慧媛介绍,辽阳市人大财经委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把脉”融资难问题。
五大问题造成融资难
“信誉是企业的无价之宝。”薛慧媛表示,目前辽阳多数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规模较小,盈利水平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偿债能力不强。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还有个别中小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影响很坏,“企业没有信誉,自然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的信心”。
调研结果还表明,银行往往更“偏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明显不够。调研报告中写到,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加之,一段时间以来,银监部门和上级银行加大信贷风险的监督,对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员严厉处罚,银行出于对资金安全、盈利水平和工作责任的考虑,往往不加区别地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即使贷款也在条件和手续上从紧从严。
另外,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也未充分发挥作用。薛介绍,今年1至6月,辽阳市的3家市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已由年初的4.7亿元增加到14亿元,实力有了很大增强,但只为19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保额为87288万元,放大倍数不仅没有达到5倍—10倍的政策许可范围,甚至1倍也没有达到。“表面上看是担保能力不强、担保贷款放大倍数不高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不够实,担保机构的注资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形成,银行对担保机构的认同度低。”
除此,中小企业普遍对融资过程中登记、评估、公证等环节手续繁琐、收费较高、效率低有意见。
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据了解,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辽阳市人大财经委已形成专门的报告。
报告中财经委建议,要积极在全社会开展诚信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杜绝不良信用记录,从而获得银行和担保机构的支持。
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积极支持已有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同时,要依法加强引导和规范,在业务指导上提供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另外,还建议市政府要想方设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对以资产抵押办理银行贷款、进行信用担保登记的,不应指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强制评估。要减化登记、评估、公证等环节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