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首份“浙江企业体检化验单”出炉
来源:浙江省工商局
2009-07-17 11:46:29
工商企业年检可以看作是企业运行健康状态的一次“体检”。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从2008年度浙江企业的“体检化验单”来看,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流感”的影响,但企业
工商企业年检可以看作是企业运行健康状态的一次“体检”。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从2008年度浙江企业的“体检化验单”来看,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流感”的影响,但企业的身体健康状况依旧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6万户企业依法接受年检,参检率为85.58%,较去年(85.41%)提高0.17%,存活量稳中有升;净利润2726.9亿元,较去年略有下降。得益于工商部门今年实施的“三不政策”,全省共有943家企业获准延长出资期限,涉及延期出资金额达115.71亿元人民币;有9560余家停业企业被免于吊销,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年检合格率也从去年的97.86%提高到今年的99.63%。
企业:金融危机“流感”疫情影响有限
去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犹如一场大流感蔓延全球。在疫情的迅速蔓延中,浙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遭受了近年来罕见的困境,一时间谣言纷起,企业在内外交困中艰难挣扎。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情况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一年中多次来浙指导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企业突围解困,成效显著。
从浙江省工商局今天公布的2008年度企业年检结果来看,在经历了最初的病痛之后,浙江企业已经逐渐复苏。据统计,到6月30日止,全省已按期参检的企业共计529620户,参检率85.58%,较去年(85.41%)提高了0.17%。其中,公司制企业313856户,分支机构69851户,国有企业4233户,集体企业13138户,股份合作企业16204户,合伙企业17521户,个人独资企业82133户,其他企业6343户。企业参加年检,表明企业的生命仍在延续,参检率提高,说明浙江企业的存活量是稳中有升,即便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日渐加深,浙江仍然没有出现企业大量倒闭的情况。2008年度全省内资企业销售(营业)收入69261.3亿元,利润总额25496.3亿元,纳税总额1607.6亿元,净利润2726.9亿元,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仍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并未出现明显的起伏。
全省内资企业历年年检主要数据
 |
此外,面对危机,浙江企业选择理性应对,也为企业赢得了喘息的机会。据统计,2008年度全省投产开业的法人企业达374272户,比去年增长22.39%;筹建户数为25272户,比去年增长23.62%;停业企业9560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0.8%。
工商:“三不政策”竭力挽救垂死企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2008年度工商企业年检中出现了一串引人注目的新数字:共有943家企业获准延长出资期限,涉及延期出资金额达115.71亿元人民币;9560家企业被免于吊销。据浙江省工商局企业监管处负责人介绍,这些企业都是“三不政策”的直接受益人,通过延长出资期限、延期年检等形式,工商部门积极帮助处于垂死边缘的企业积极奋斗,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为帮助企业突围解困,落实企业减负要求,浙江省工商局于今年年初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工商企〔2009〕1号),该意见明确提出了在年检中轻微违法主动纠正的可以不处罚、公司出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经申请可以适当延期、六个月以上未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可以暂缓处理、缩减年检提交审计报告范围等多项扶持措施,针对性地放宽企业年检审查和控制标准,要求各地运用年检手段扶持帮助企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扶持力度之大,惠及面之广,多项举措是历史性突破。
缩减年检审计范围。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政府的要求,逐步调整缩减审计范围,2008年度年检中又再次缩减审计标准,缩减幅度为历年最大。如2008年度年检中,明确实收资本低200万元的新设立企业免于审计,据统计,2007年下半年以来新设立的公司有10400家,按照平均每家2000元的审计费计算,仅这一类企业就减少支出2000余万元。(注:根据我省物价局核定的审计业务统一收费标准,系按注册资本额为基数收费,最低为1200元,最高的达十几万元)。据统计,今年总计有7万家公司企业在年检里必须提交审计范围,只占全部公司法人企业的五分之一左右,仅此次一项政策全省受惠企业就达十余万家,直接减轻企业经费支出亿元以上。
延期企业出资。这项措施出台后,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和响应,截止目前共有943家企业获准延长出资期限,涉及延期出资金额达115.71亿元人民币;有9560家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自行停业连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企业被免于吊销,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杭州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已出资1000万美元,按照章程和审批规定,余额以机床设备作价出资2000万美元应当在2008年10月16日前到出资到位。因受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使公司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无法按期以设备出资出现,依法将被处以罚款并追缴出资,投资的台商对此情况非常着急。当地工商年检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和指导该公司申请延期出资并获批准,出资期限从2008年10月16日延长到2009年月12月31日,使该企业获得了长达1年零2个月的调整和缓解期,心急如焚的台商终于如释重负。
此外,浙江省工商局还将省属企业、全省外资企业,年检申报截止日期延长到7月30日(法定期限为6月30日前),并对于7月30日前申报年检的免于处罚。截至7月15日,全省共有1250余家省属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到这项政策。绍兴、宁波、湖州等市也纷纷出台延期年检措施,数以千计的企业免于受罚。
在全面落实“三不政策”的同时,浙江省工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在2008年度企业年检中做好帮扶企业工作的通知》(工商企字[2009]22号)的要求,针对我省实际,提出了今年企业年检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年检、验照文件中强调贯彻落实,严格执行。整个年检过程中,工商部门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简化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着想,竭尽全力挽救垂死企业:
——改进年检方式,向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年检工作启动之前,浙江省工商局对网上年检系统平台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全省11个地市的服务器全部调试安装到位,企业通过网上申报参加年检,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而且能够随时得到在线服务。同时,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工商部门将年检审核员的培训面扩大到各工商所所长,目前全省已有1200名年检干部通过了审核员培训测试取得了上岗资格。年检审核员制度简化了年检工作规程,使年检工作由以往的多人审核简化为一人审核,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普遍反映,工商部门实行年检审核员制度后,大大缩短了他们花费在年检的时间,年检的质量、效率更高了,过程也更加透明公开。
——建立行政指导制度。通过行政辅导、行政提示、行政调解、行政建议等手段实现从刚性监管向柔性监管模式转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生存环境、竞争环境和发展环境。宁波市工商局还在原有网上年检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加大上门年检、集中年检和预约年检的数量。对大型企业和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采取组织集中网上申报、上门年检。
——强化信用监督机制,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丽水市局出台《丽水市企业信用分类年检办法(试行)》,根据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对企业实施分类年检。凡2008年度企业信用评价等级为AAA级和B级以下市本级企业,由市局企业监管处负责年检,其他市本级企业主要由各辖区工商所年检。在年检过程中,向B级以下企业反馈《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分析企业信用监管等级、各项得分、主要信用积累、主要信用流失等情况,告知企业将因此而影响其获得驰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信用资产的资格。同时向B级以下企业出具《行政建议书》,实施行政指导。在分析企业信用状况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认清自身信用情况以及今后信用改进的方向,向企业提出提高信用能力,加强信用积累,杜绝信用流失,提升企业信用等级的建议。
——强化内部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确保企业年检工作合规有序。浙江省工商局在《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中还特别强调“ 严禁借年检之机搭车收费,不得随意扩大提交审计报告的范围,不得利用年检索取、收受企业财物。”同时,定期编写《企业年检验照工作指导》,就贯彻执行《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旅行社条例》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解读和指导,对年检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为基层年检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湖州市工商局还专门出台湖州市工商局专门出台《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年检扫尾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7月30日前未申报年检的企业,在工商部门责令改正之前主动申报年检的可以免于处罚。
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针对当前特殊时期,企业年检工作将继续坚持“能放则放、能缓则缓、能松则松”的原则,尚未完成年检工作的企业一定要按时参加年检,工商部门将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指导企业通过年检,但对于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情况仍将严肃处理。近日,杭州市工商局拱墅分局的执法人员就在对新办企业进行回访检查中,发现某建筑企业虚报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的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40万元。工商部门将根据年检的最终情况,适时公布企业信用“黑名单”作为警示,同时也会公布信用优良企业的“红名单”,在赋予无形资产等方面给与帮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文明网
2016-05-09 10:35:37
人民法院报
2014-02-24 20:24:4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
西安晚报(西安)
2014-01-06 13: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