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个“筐”,“恋爱”也能往里装?
来源:辽沈晚报
2009-07-17 08:49:11
西南大学日前在国内首次亮相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都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记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7月15日《重庆晨报》) 诚信
西南大学日前在国内首次亮相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大学生在校恋爱 “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都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记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 (7月15日《重庆晨报》)
诚信问题,向来兹事体大。不诚信者不仅无以致远,甚至难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也是为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愿意选择去结交诚信的朋友。作为现代社会诚信重要性的更典型例子,则体现在金融系统的放贷流程中,假如发现客户存在诚信污点,信用审查关自然很难通过。事实上,假如诚信行为意味着加分,不诚信则意味着损失的话,诚信显然将会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由此可见,真要打造诚信社会,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诚信记录即便并非不可或缺,至少会大有助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南大学建立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不仅有望将大学生群体纳入诚信管理,让大学生们养成诚信习惯,更将有望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不难看出,西南大学在大学生诚信考核系统的打造上,的确是花了一番功夫,甚至连大学生恋爱也被事无巨细地纳入了诚信评判的范围,“欺骗他人感情”当然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假如负心汉陈世美入读西南大学的话,一定会被诚信记录照出原形,连就业求职恐怕都要受到牵连。
不过,陈世美同学难逃恋爱诚信记录的惩罚,恐怕并不能成为恋爱诚信记录无可指摘的理由。事实上,感情从来都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甚至连恋爱中的人自己都很难准确把握,对于青年男女而言,恋爱的分分合合更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并没有严格的是非对错之分。既然如此,所谓的“欺骗他人感情”究竟该如何定义,其实本身就是个不确定的议题。假如简单的认定恋爱分手的主动一方便是“陈世美”,被动一方便是受害者的话,更是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并无二致。照此逻辑,大学生恋人们迫于恋爱诚信评分恐怕也得“从一而终”,即便要分手也得忍到毕业后。如此“恋爱诚信”,倒是更像新版“乱点鸳鸯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鹰眼新闻网
2018-07-03 15:53:46
济南日报(济南)
2016-09-30 09:00:05
扬州新闻网-扬州晚报
2014-06-06 2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