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天量信贷:眼前之利 长远之虑

来源:证券时报 2009-07-16 11:57:5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上半年超过7万亿的天量信贷就让银行信用风险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近期风险无忧   不出意外,商业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格局将延续。“一个原因是新投放贷款数量虽然比较大,但风险资产暴露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上半年超过7万亿的天量信贷就让银行信用风险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近期风险无忧

  不出意外,商业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格局将延续。“一个原因是新投放贷款数量虽然比较大,但风险资产暴露时间差大约需要两年;二是过去的贷款资产在上半年流动性充裕情况下资金紧张局面大大缓解,没有发生资产质量恶化情况。”广东发展银行一位信贷审查管理人员昨日对记者说。

  据他介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不良资产情况表现要比股份制银行更加稳健,而股份制中小银行由于对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占比相对较高,压力稍大,但情况同样乐观。

  从一季度数据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略有增加,但不良率在降低。统计显示,在A股14家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600015行情,爱股,资金南京银行(601009行情,爱股,资金未公布一季度末资产质量状况,其余银行中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略有增加,其中民生银行(600016行情,爱股,资金不良余额约87亿,较2008年底的79亿增加约8亿;交行260亿,较2008年底的254亿增加约6亿;招行101亿,较2008年底的97亿增加约4亿;北京银行(601169行情,爱股,资金、中信、浦发、工行、建行等不良贷款余额则较2008年底继续减少,保持了良好的风控状态。

  上海证券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对银行信贷质量的分析观点和上述银行人士类似。分析师认为,在银行大规模放贷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面状况已有所改善,企业存款连续数月多增明显。虽然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所恶化,但资金面状况的改善将大幅缓解企业的破产风险。

  民族证券分析师张景在最近的报告中分析,银行资产质量变化具有滞后性,但今年银行的资产质量不会大幅波动,如果刺激经济方案带动民间投资活跃和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上升,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经济复苏将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恶化的风险。

  远忧难除

  但信贷风险近期缓解并不表示银行可以高枕无忧。远期信用风险集中发作,成为市场对银行信用风险最大的担忧。

  方正证券分析师认为,远忧主要来自于中长期贷款的质量。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了4.92万亿元。据了解,新增贷款中的4万亿投向了“铁公基”建设领域,都属于长期贷款。大量贷款集中在这些领域的风险已经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另一个风险是,这部分贷款大多和地方政府相关,而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缺乏约束,可能让银行贷款遭遇坏账风险。众所周知,上一轮银行坏账爆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地方基建项目形成坏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方正证券分析师认为,政府类项目贷款的还款来源为地方财政收入,但还款压力较大,从一季度情况看,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显然低于信贷规模增长。尽管目前经济有回暖的态势,但是产能过剩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企业效益和产能的恢复仍不容乐观。

  山西证券分析师也认为,高额信贷投放为未来银行质量埋下隐患。估计2010年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但未来有资产质量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

  不仅国内分析师对未来两年内的信贷风险表示担忧,标准普尔也在最近提出了类似观点。标普分析师认为,2009年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下滑,但保持在可管理水平,而如果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则未来2—3年内银行的资产质量将明显恶化。标普强调,虽然目前的信贷宽松让出口行业内的小企业信贷暴露有限,但流动性只能起到暂时缓解压力作用,随着作用下降以及银行终止贷款展期,可能出现不良率跳升局面,尤其是向高杠杆公司发放的贷款,未来几年可能成为问题贷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拒缴公积金 企业被列“黑名单”


网络 2014-03-13 23:55:4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