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05分报道,重庆市最近查处31名考生,他们涉嫌违规更改户籍、在民族身份问题上造假,试图获得高考加分。其中,两名考生分别为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副县长之女和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与巫山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之子,两个考生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05分报道,重庆市最近查处31名考生,他们涉嫌违规更改户籍、在民族身份问题上造假,试图获得高考加分。其中,两名考生分别为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副县长之女和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与巫山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之子,两个考生户籍上的民族由汉族更改为土家族,并向重庆市招办申请20分加分资格。目前,重庆市监察局牵头,公安局、重庆市民宗委、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招办组成联合调查组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分清责任后,将严肃处理责任人。在重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案之前,还有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摇出"六连号"等等。个别公务员造假损害的政府形象,破坏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所以,防止个别公务员造假就是在维护政府公信力。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孙德超认为,要防止个别公务员造假,必须加强监督:“第一个是加强监督。具体包括两个机制:一是顺畅的信息公开机制。信息要通过顺畅的常态机制、而不是非常态的机制表达出去,要有正常的渠道。不能出了事了,事态闹大了,才通过非常态的机制表达出去。这里,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另一个机制是建立整合监督机制,进行内外监督。第二,是要与监督配合,建立惩罚机制。避免他们利用权力投机机会主义。”
对于个别公务员的造假行为,单靠道德谴责无济于事,靠舆论监督也只能解决一些暴露出来的个案。中央台特约评论员丁兆林表示,个别公务员造假过程是暗箱操作过程,防止个别公务员造假,关键是要把操作过程暴露到阳光底下:“最容易做到的还是最好的防止造假事件的产生,那就是阳光。把程序放到阳光下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不要使他们进行暗箱操作。过去有一个老办法,还是有效的。叫打一场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发动所有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盯住事件的发展进程,那么我相信这种蛀虫式的破坏分子就能被揪出来。就能保证这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慢慢建立起来。”
另外,造假者的造假行为不仅仅是一个破坏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他们在造假过程中有利益驱动,要从造假行为中获取不当得利。所以,断绝他们对不当得利的所有幻想,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不可或缺。丁兆林说:“其实对这些造假作恶的这些人,他们的目的是要占所有人的便宜,如果大家都有警惕性,就能把一个锅里的老鼠剔出去。把这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慢慢建立起来。另外,还要通过法律对造假进行打击,不可能让他获取不正当收益,只要造假者不傻,就知道造假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他们造假每次都能成功,不断的有利益刺激,只要我造假就会有收益,从而铤而走险。所以,从利益源上,中断他们正向的利益收获,估计造假者自己就会判断:造假对自己没好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