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免费试用产品后,把使用感受发布到网络上,以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对“试客营销”最简单的描述。曾经,这种营销方式造就了网络名牌,如植物语。但是,今天试客被金钱化,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网托。发布的帖子
消费者免费试用产品后,把使用感受发布到网络上,以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对“试客营销”最简单的描述。曾经,这种营销方式造就了网络名牌,如植物语。但是,今天试客被金钱化,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网托。发布的帖子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消费者雪亮的眼睛视乎察觉到了内幕。“试客营销”将有可能失去魅力。
在杭州凤起商务大厦内,有很多小型化妆品公司的总代理商。正妆化妆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这几天,公司的陈经理接待过好几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询问,公司能否为他们免费提供化妆品小样,然后由他们把产品评价发布到各大人气论坛,再向公司收取一点“发帖费”。
陈经理不解。学生们笑了,说现在购物都讲口碑了,“发一个帖子说产品的好话,比雇一群促销员在大街上游说一天都管用,我们都是资深试客了。”
只是把优点夸大一点点
张晶目前是大四的学生,在杭州下沙读书,是一个“专业试客”,从零食到正餐,还有化妆品、护肤品以及减肥产品,都有她从各个网站申请来的试用品。
“刚开始,我只是在一家网站上看到我喜欢的一个化妆品在搞免费试用活动,就申请了一只小样。”她说。
用完后,张晶觉得效果不错,发了个帖子谈感受,没想到,帖子居然点击率奇高。
“不知道厂商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个帖子。总之我第二次再申请的时候,他们就给了我更多的小样,还有一瓶正品爽肤水!”张晶说,“他们还直接问我,有没有兴趣专门替他们发试用后的感想帖。”
张晶说,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这种产品试用帖,写了居然还能赚钱。
“像我现在这样,一个月在网上发200个试用产品的帖子,可以拿到1000块钱。”她说,“作为回报,商家不仅给我提供全套的护肤用品,每个月还有钱可以拿。”
至于帖子中言论的真实性,张晶说,“不完全是假的,只是把优点夸大了一点点。”“这不违反什么规定吧?”她反问记者。
试客推荐产品导致过敏
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在各个网站论坛里看到成千上百的试用心得、试吃感想。但这些帖子的公信力,已经大不如前。
“如今很多所谓的试客,已经变味了,成了‘网托’,那些评价没几句真话。”网友“土公主”说,以前出去吃饭,都习惯先上网搜点评,渐渐发现很多点评和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浙大学生小王也遭遇过“试客陷阱”:“我在网上看见一个试客帖子,关于一套护肤品的。那名试客将这套护肤品夸上了天,说什么肤质都适合。我特地去买来用,结果不但没什么用,我还皮肤过敏了。”
后来小王自己去申请了这款护肤品的试用装小样,结果发现,小样上除了名称,没有任何说明和厂商标示。
试客:
从各种商家处享受试用产品,然后在网络上发表客观评价,提供信息供大众参考的群体。
网托:
又称网络推手,通过网络言论,有目的地引导舆论走向的群体。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