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市打掉利用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团伙数十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昨日,深圳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诈骗类型、防范要点以及几宗相关案例。 5名香港人以“固定电话欠费”为幌子,诈骗事主120万元,
今年以来,深圳市打掉利用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团伙数十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昨日,深圳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诈骗类型、防范要点以及几宗相关案例。
5名香港人以“固定电话欠费”为幌子,诈骗事主120万元,被深圳警方抓获。
今年1月7日13时许,事主林某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林某在广州开通的固定电话欠费2860元,而林某表示自己并没有开通该电话。接着,对方称可能是资料被盗用,建议马上报警,并帮其将电话转接到“广州市公安局”报警。一个自称是“陈警官”的男子称林某涉嫌洗钱犯罪,银行资金将被冻结,要将所有存款存到指定的安全账户上,查清情况后再将存款转回给林某。按对方要求,林某先后两次向对方指定账户转入59万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接到报案后,福田警方迅速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经综合分析,专案组发现该案与2009年1月5日事主谢某被诈骗60万元人民币的案件具备串并侦查条件,决定并案侦查。
今年2月18日,在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局等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奋战,专案组民警在惠州市惠城区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熙(男,25岁,香港九龙人),现场查扣假香港身份证、回乡证4张,作案银行卡11张等。3月4日下午,在佛山警方协助下,专案组民警经过近5个小时的伏击守候,抓获郭某玲、邱某祥等4名香港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作案银行卡100多张、涉案赃款30余万元。
警方提示:
诈骗花样多 市民须防范
目前虚假信息诈骗案件从诈骗渠道上共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短信、电话诈骗。
●购物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布超低价格出售车辆、手机、电脑信息,先诈骗货款,再以货物为走私物品被扣等原因,要求补“关税”、“手续费”、“运费”等为借口,实施诈骗。
●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中奖短信,假称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中奖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六合彩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信息称提供“六合彩”特码信息,以此为借口,索要“咨询费”、“会员费”、“手续费”进行诈骗。
●炒股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拨打电话或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分号段逐个发送信息假称某公司或某基金提供股市内幕消息,索要“咨询费”、“会员费”、“手续费”等进行诈骗。
●固话欠费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安局等,以银行账户涉案被冻结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发送内容为“您在××商场消费8953元,请于二日内到网点缴费,逾期将从您账户扣除,咨询电话12345678”。事主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后,对方自称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事主持银行卡到ATM机输入密码进行所谓的“设置‘防火墙’保护”等操作,实际是进行诈骗转账。
●假冒亲友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会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退税诈骗。犯罪嫌疑人使用事主购房、购车等使用的个人资料,拨打事主电话,声称按国家新政策可以退还部分税费,诈骗事主钱财。
●手机充值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事主朋友发短信给事主,或群发内容为:“现在忙吗?能帮我买张200元的移动充值卡吗,我现在坐车,电话欠费了,有急事要用电话,买好把充值卡发给我,回去给钱你。”许多不明真相的市民上当受骗。
第二类是网络诈骗。嫌疑人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使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第三类是信用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无线针孔摄像头及读卡器,窃取在ATM自助取款机正常操作的信用卡密码并克隆、伪造有效信用卡,进而盗走事主账户上的资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