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评论:基民维权升级“敲响”基金诚信警钟

来源:中财网 2009-06-10 11:16:50

在"牛市初期论"甚嚣尘上的舆论掩护中,似乎基民所持有的基金净值应该回本,基民也理所当然会在喧闹的"牛市复苏论"中脱离苦海。事实是,仍有大量投资者处于苦心等待解套,甚至解套遥遥无期的忍耐中。眼看着别

  在"牛市初期论"甚嚣尘上的舆论掩护中,似乎基民所持有的基金净值应该回本,基民也理所当然会在喧闹的"牛市复苏论"中脱离苦海。事实是,仍有大量投资者处于苦心等待解套,甚至解套遥遥无期的忍耐中。眼看着别人的基金一天天翻红盈利,却只能在绝好的投资机遇面前坐失良机,不少基民不堪这样的打击,不得不进行维权。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对上投亚太优势的"集体诉讼"中。原因是该QDII基金自成立以来,即便经历了最近一段时期内的大幅上扬,其净值却仍旧保留在5毛左右。颇具意味的是,QDII在3毛时代的持有者未曾要求基金公布资金动向,为何偏偏选择在其经历几个月快速增长后集体加入了控诉中呢?

  据统计,截至6月2日,除建仓期之外的179只股票型基金中,仍有77只基金在面值之下,所有QDII基金中除了次新基金之外,其它的所有基金都仍未回归面值。也就是说,对于不少基民尤其是QDII持有者而言,09年市场强大的上涨动能带来的净值回归,目前来讲也只是带来了些许安慰,亏损的事实在长时期内都难以逆转。于是也就有了媒体所报道的,处于等待被救济中的基民要求基金公开投资动向,甚至准备联名向法院对其提起诉讼的做法。

  在看得见的上涨中其净值想回归面额却回天乏力,QDII自然成为最容易激起基民愤怒的品种。加上在QDII推出当初管理人夸大式的华丽宣传与可怕的暴跌事实形成强烈反差。而今虽基民所承受的巨大的损失和心理压力已经在09年的上涨中有所缓和,但是寄望QDII"解套"无异于妄想海外股市在100%的翻身之后,再来一个大翻身。

  显然,切身利益得不到挽回的基民,只好采取诉诸法律的方式来伸张内心的不平。更多感同身受的QDII持有者,也站出来加入了"集体诉讼"基金管理者公开资金动向的维权行列中。明明违约的基金管理人,却能平安无事。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漩涡中的不仅仅是遭遇集体诉讼的违规基金,投资操作出现重大失误,致使基民切身利益蒙受强大损害。这一鲜明案例给整个证券行业维护专业、诚信投资管理形象都敲响了警钟。

  从法律角度讲,为投资者公开投资动向,满足基民的知情权,是基金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对待所有维权事件不能简单以"负面新闻"掩盖其传播而采取掩耳盗铃之举。因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是否公开操作详细流程,正视基民所持基金巨额亏损的现状,正视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利益存在忽视,才有助于认清基金业存在的困境。

  无独有偶,0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方基金违约分红事件,近期也在法律诉讼到来之时面临着诸多司法救济的围墙,由于基金不分红而引发的争议出现持续性升级。不间断的基民集体维权事件,不仅拷问着基金业监管不够的弊病,更反应了基金业在严格审批制垄断背景下,一切以股东利益为根本的尴尬体制。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完善基金行业的自由竞争体制,重视投资者利益的主体地位,才能改变部分基金旱涝保收、无视基民根本权益的现状。

  信托责任以及"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这句话被不少基金管理者频频提及。与规模与短期业绩相比,基民的切身利益才是基金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基金行业也只有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信任维系,才能最终实现持续稳健发展。也只有如此,全行业的"创新"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摆脱流于口号的现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恢复使用康泰重组乙肝疫苗


网络 2014-01-20 21:00:26

贷款利率松绑或拉低信用债整体资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07-30 21:56: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