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兵分两路,在金沙湾海月园和海滨大道碧丽华小区一举打掉两个特大电话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均为茂名市人)。这12名犯罪嫌疑人共拥有61个银行账户,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账户进出款项达到7000多笔。两个犯
近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兵分两路,在金沙湾海月园和海滨大道碧丽华小区一举打掉两个特大电话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均为茂名市人)。这12名犯罪嫌疑人共拥有61个银行账户,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账户进出款项达到7000多笔。两个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230多万元,是我市近年来侦破的涉案金额最大的电话诈骗团伙。截至发稿时止,警方已连带侦破电话诈骗案件26宗,缴获现金6万多元。
湛江来电骗走贵阳人6000元
5月4日,一个来自贵阳市的报警电话打进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值班室。贵阳人陈某称,5月3日晚他接到一个陌生的手机来电,电话一接通,那头亲热地说:“陈某,我现在在去贵阳的高速公路上,到了贵阳我请你吃饭。”陈某皱眉想了一小会儿,才“恍然大悟”:“你是福建的老同学某某吧?”“你小子还算有良心,没把我忘了!”聊了不到五句话,电话那头借口有事先挂了。第二天早上10点多陈某的手机又响了,“福建老同学”说他在高速公路上出车祸,急需现金赔偿给别人,要陈某向一个户名为“荀某某”的账户里汇入6000元人民币,到时见面再还钱。陈某汇入6000元后,不到1个小时,“老同学”又打来电话说钱不够,催他再多汇点。陈某隐约觉得不对劲,拨打福建老同学的手机后才证实自己被骗了。陈某根据相关信息,立即向湛江市公安机关报案。接报后,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侦查此案。
一个银行账户牵出“诈骗大鳄”
本案中,事主陈某能够提供的只有一个随时被弃用的手机号码和一个可能利用他人身份证开设的银行账户。犯罪分子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作掩护,似乎完全隐没在茫茫人海之中。
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黄任带领专案组调查名为“荀某某”的银行账户,果然,账户是以他人身份证开的,而且事主陈某汇入的6000元早已被人提走,一分不剩。专案组没有轻易放弃,通过更深入的调查,一个惊人发现震惊了所有人:与“荀某某”的银行账户有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银行账户竟然有60个,这61个银行账户自从去年8月以来频繁被汇款、提款或者彼此转账,流水帐高达7000多笔!
市公安局“打击电话诈骗犯罪专题工作”指挥小组对此案高度重视,市公安局副局长、指挥小组组长谭土旺和市公安局副局长、指挥小组副组长陈海斌多次组织专案组民警分析研究案情。在指挥小组的部署和指导下,专案组民警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一头扎进对7000多笔进出款项的分析研究中。通过夜以继日地努力,最终梳理出一张庞大的资金流通网络,在这张网络中,一个名叫“陈志某”的户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陈志某(男,22岁)曾利用母亲李某某的名字入户登记了一辆灰色商务车和一辆黑色小轿车,这两辆车被发现经常停在赤坎区金沙湾海月园小区内。由于金沙湾小区采取封闭式物业管理,车辆必须凭卡才能进出小区,所以专案组判断陈志某应该居住在海月园小区里。专案组从5月初开始对陈志某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取证,发现与陈志某同住一起的还有黄某坤(男,25岁)、陈宽某(男,22岁)、陈某仔(男,22岁)、李某勇(男,22岁)和陈某(男,20岁),61个银行账户中就有以他们名字开设的账户。
又一电话诈骗团伙进入警方视线
专案组在侦查中获得了一个“意外之喜”。一名年青男子常和陈志某等人混在一起吃吃喝喝,经过调查,该男子叫李某(男,23岁)也有电话诈骗嫌疑。李某在海滨大道碧丽华小区另租了一套房子,出入时总是一副大哥派头,后面还跟着几名“马仔”。
除了陈志某团伙之外,难道还有一个以李某为首的电话诈骗团伙?专案组在大喜之余,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李某团伙究竟有多少人?他们都住在碧丽华小区吗?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迅速掌握了李某、陈典某(男,19岁)、薛某聪(男,26岁)、邓某报(男,23岁)、黄某强(男,20岁)、黎某仔(男,25岁)等6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经过近一个月侦查,专案组基本摸清了以陈志某、李某为首的两个犯罪团伙的活动规律。两个团伙成员晚上6到10点都窝在出租屋里打手机诈骗,凌晨1时以后外出吃夜宵和玩乐,白天则在屋里睡觉,白天正是一网打尽的好时机。
抓捕行动定在了5月28日。当天专案组组织刑警支队和特警支队20多名民警兵分两路,同时行动。一组由刑警支队支队长肖建东和三大队教导员黄少强带领,赶赴碧丽华小区;另一组则由刑警支队政委马东进和三大队大队长黄任带队,赶到金沙湾海月园。当第二组队员采取强攻方式进入屋内时,6名犯罪嫌疑人早已乱成一团,他们手忙脚乱地把手机扔进抽水马桶的储水池里,把手机卡、银行卡等倒入厕所,企图开水冲走,被民警及时制止。
行动中,两组队员在金沙湾海月园和碧丽华小区一共抓获陈志某、黄某坤、陈宽某、陈某仔、李某勇、陈某、李某、陈典某、薛某聪、邓某报、黄某强、黎某仔等1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打掉2个电话诈骗犯罪团伙,缴获手机29台、银行卡20张、银行存折6本、作案工具汽车2辆以及手机卡和电话号码资料等一大批。经过审讯,陈志某、李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供认,自去年8月以来,利用手机实施诈骗作案26起。
花小钱从网上购得个人信息
在刑警缴获的物品里发现了一大叠电话号码资料,上面密密码码地打印着个人的姓名、手机号码、住哪省哪市哪区,有的还具体到哪栋哪门。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个人信息资料是两个诈骗犯罪团伙在网上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每条个人资料约值1角到2角钱,在抓捕现场缴获的作案工具中共存有20多万条个人资料。其中许多都被人用蓝色的圆珠笔划掉,办案民警说,这些被划掉的个人资料都是些警惕心强,没有上钩的人。据了解,两个诈骗团伙的行骗手法一致,团伙成员各自拥有自己的手机和手机卡,有空就对照着资料上的名单打电话。犯罪嫌疑人第一次与某个人联系时不会直接提出要钱,一般是以“猜猜我是谁”的形式假冒对方的亲朋好友,与对方套近乎;取得信任后,过了几天,犯罪嫌疑人选在早上7、8点对方睡眼惺忪、警惕性低的时候打第二通电话,称正打算去看对方,但仍旧不提钱的事;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再打电话,这回则称出了车祸,或是嫖娼被公安机关抓了,或是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但自己在火车上不方便等等借口要求对方汇钱入指定账户应急。团伙成员通过电话银行查询到对方的钱已经到账后,立即通知自己的老大,老大则派其他人在本地或者异地立即把钱提出或者转到其他账户上。
骗来的钱如何分?在以陈志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中,自有一套规矩:打电话引对方上钩者提成最高,占65%;负责提款或者转账的分得7%,陈志某自己则分得余下那28%。警方在侦查中还查明,两个电话诈骗团伙从来不诈骗湛江本地人,连广东人也极少诈骗,主要目标都放在外省,12名犯罪嫌疑人供认的26宗案件涉及广东、海南、贵州、河南、甘肃和内蒙古等6个省。
电话诈骗七大伎俩
警方表示,要揭穿电话诈骗伎俩其实并不难,只要打个电话给自己的亲戚朋友问问有没有这回事就可以辨别出真假。但当诈骗分子抛出亲情、友情的感情牌后,人们很容易让感性战胜理性,急匆匆地就咬上了诈骗分子的“鱼钩”。在审讯中,有一名犯罪嫌疑人曾经不无得意地向民警炫耀自己的成功心得,他说:“内蒙古人最容易受骗上当,因为他们最讲义气。”就在警方开展秘密侦查期间,有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群众一次性就给这伙人的账户汇了9万元。
为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公安机关在此揭露犯罪分子电话诈骗的七大伎俩,教育广大市民不相信、不联系、不上当,帮助市民提高识别电话诈骗能力,同时提醒市民接到此类电话后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七种常见的电话诈骗手段包括:
1、以“猜猜我是谁”为引子,冒充你的亲戚朋友,要求你在指定账号汇入钱款应急;
2、以中奖的形式,打电话要求你到银行指定的账号存款作为邮寄费、保险金和补税;
3、以你近期刚购得汽车要退税为名,打电话要求你将银行存款帐号告知对方,以便对方进行转帐;
4、冒充电信部门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要求你到指定的银行柜员机修改电话预存款的密码;
5、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要求你到指定的银行柜员机修改银行存折密码;
6、冒充公安机关110民警给你打电话,告知你的银行存款密码被窃,要你到指定的银行柜员机修改存折密码;
7、以银联名义通知你在某商场消费达多少钱,要你到指定银行柜员机存入钱款。
电话诈骗是以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结合传统诈骗手段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侵财犯罪,不法分子往往在甲地设窝点实施犯罪、在乙地开户、诈骗丙地的群众,并利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账户,一旦有群众上当受骗,将款项汇入指定账号时,不法分子迅速通过转帐、提取现金等方式将钱提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