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银行力推短期理财产品

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2009-06-06 11:10:06

核心提示:股市动荡,很多投资者持币观望。近期,应投资者灵活安排、调整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福州各大银行力推短期理财产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越来越短,从3个月到1天应有尽有。 这些短期甚至超短期理财产品都投向哪些领域

   核心提示:股市动荡,很多投资者持币观望。近期,应投资者灵活安排、调整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福州各大银行力推短期理财产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越来越短,从3个月到1天应有尽有。

    这些短期甚至超短期理财产品都投向哪些领域?收益和固定存款相比究竟能高出多少?投资这些产品有何风险?就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
 
产品特点  和活期存款一样灵活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发行了大量的短期理财产品,包括了大量1天、7天、16天、19天等超短期的理财产品。以2月份为例,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产品占比高达70%以上。

    3月份,交通银行推出“得利宝”天添利短期理财产品。4月份,招商银行推出高流动性理财产品日日盈。6月初,中信银行推出了一款为期3个月的信托理财产品。除了推出新品外,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力推短期产品,如工行力推“灵通快线”、建行力推“利得盈”。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打短”趋势越来越明显。招行、工商银行等都推出了可“T+0”交易(随时生效)的超短期产品,即在任一交易日9点至15点10分,随时购买当日起息;随时退出,本金实时到账。
 
市场分析 满足大量短期资金需求
 
    为何银行纷纷推出短期产品?对此,福州银行业人士都表示,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中信银行理财师吴帮雄说,根据嘉实基金4月份投资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约有65.05%的基金投资者对后市已经相对乐观,而同期更多专业网站的网调也说明,多数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回暖短期内比较有信心,更乐观的人认为,牛市随时可能出现。可见,多数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但持币观望的心态仍占主导地位。

    另外,IPO即将启动的消息不时传出。之前,很多投资者在新股申购中获得高利润,因而投资者对不久之后的IPO重启预期收益较高,因而市场上有大量流动资金在观望。
 
收益能比定期存款高多少
 
    对于投资债券、货币、票据的短期理财产品,中信银行理财师吴帮雄说,风险小是这类产品的特色,这类产品虽然并未承诺保本保收益,但“基本没什么风险”。

    “虽然风险极小,但是收益很低,甚至不如定期存款。”工商银行理财师郑扬景说,目前,这类产品,期限一个月的收益在1.6%左右,期限一周的收益在1.5%左右,每天都能赎回的收益在1.3%左右。目前,3个月的固定存款利率是1.71%,半年是1.98%,七天通知存款是1.35%,一天通知存款是0.81%。

    郑扬景说,主要投资债券、货币、票据的产品适合有大额短期闲散资金的客户,如炒股客户和企业主。如有100万现金,投资期限一周的短期理财产品获得收益是288元左右(计算公式是1000000×1.5%÷365×7);而存七天通知存款收益是259元左右(计算公式是1000000×1.35%÷365×7),“一百万也就相差数十元”。

  中信银行理财师吴帮雄认为,债券的这波牛市已经过去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债券产品的走势趋稳。记者了解到,由于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再加上目前市场资金量相当宽裕,今年3月,一些银行纷纷调低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投资建议  购买注意四大要点
 
    对于这类短期理财产品,建行理财师林贝说,风险在于企业不能到期还款。一般而言银行选择的企业,资信会比较好,“稳健型的投资者可选择”。

    目前,该理财产品中有相当数量产品的借款人是能源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甚至是政府机构,这些信用主体的信用等级较高,因此这类理财产品风险较小。

    林贝说,接下来,随着一些银行信贷收缩,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需求,这类产品会更多。她提醒,选择这类产品,投资者可关注产品涉及的企业,主要了解企业的资信等情况。

    采访中,一些银行理财师也提醒,目前,市场上的短期理财产品很多,收益等各不相同,投资者要对产品的收益率、本金安全和是否可以提前赎回等问题进行详细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首先,投资者要关注收益。由于投资范围不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差较大;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各家银行的收益率也各不相同。因而投资者要经过多方询价后再做选择。

    其次,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高,因而投资者要留意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

    第三,投资者要仔细研究说明书。选择理财产品不应只考虑收益率,如果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很高,还应该考虑产品期限以及资金到账间隔。

    第四,投资者要经常关注银行公布的信息。目前,一个运作周期结束后,银行往往自动为客户投资下一个周期。自去年下半年央行多次降息之后,很多同类产品会明示收益率调整条款,即如果央行降息,产品收益也会跟着降息幅度调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