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最耀眼的金融服务产品之一,信用卡在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充当电子货币,方便结算,刺激消费。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过去一直是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为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卡总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信用卡发
作为历史上最耀眼的金融服务产品之一,信用卡在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充当电子货币,方便结算,刺激消费。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过去一直是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为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卡总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08年9月底,中国信用卡发卡量为13145.67万张。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信贷业务也在快速发展。但近来受到外部经济衰退的影响,信用卡违约的风险也频频出现,申请欺诈、非法套现等事件屡有发生,有关的刑事犯罪也相伴而生。
今年4月,央行、银监会、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控制信用卡的发卡风险。在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与警惕信用危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是当前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海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动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进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同时明确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法制的完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为载体,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由此可见,构建包括个人征信体系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统一征信平台,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对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其实,产生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和信用卡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全面、真实地了解申请人的实际状况,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范围内的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建立。而平衡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防止信用危机发生,关键一步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即如何通过设计一种制度来保护银行的正当利益,遏制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一点,则可以通过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来实现。
个人征信体系是指征信机构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与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储存,形成一个信息集合,当个人在进行信用活动时,其信用记录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被贷款人所考虑,为银行或其他社会单位系统地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体系。对于银行信用卡业务来说,它能提高审贷效率,方便借贷,防止不良贷款发生,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以及有利于银行根据信用风险确定利率水平。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中的数据分散、开放程度低,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搜集的个人征信数据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信用卡业务授信环节的效率,加剧了银行和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成为诱发信用卡违约业务的潜在隐患。
由此可见,构建个人征信体系对于当前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银行来说,它可以凭借个人征信体系更有效地了解申请人,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从源头遏制信用危机的发生。从信用卡申请人的角度来讲,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投资者教育作用,使其认清超额借贷的风险。另外,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金融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政府监管的作用,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政府机构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等,可以防止信用危机的发生。
在这个体系的构建中,最基础的是较为完善的法制保障。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元气大伤,但问题并不是出在个人征信体系上,其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曾是信用卡业务诞生与发展的极佳平台,完善的法制成为其强有力的保障。美国曾制定了《个人信用法》、《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租借法》、《公平信用结账法》、《电子资金转账法》、《破产法》、《隐私权法》、《信息自由法》等法律,作为个人征信体系构建的法制基础。
相比之下,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个人征信立法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如上海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深圳2005年出台的《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但这些都只是地方政府所做的一些探索,至今仍没有一部统一的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阻碍了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所以,首先要尽快出台个人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制定类似的《个人信用法》,确保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有统一的法制平台。当然,一部法律的出台不可能构建一个体系,随着时机的成熟,应当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加快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比如对《商业银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等的修改与完善。此外,在个人征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隐私权的保护。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