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有偿修改信用记录——忽悠

来源:时代商报 2009-06-01 08:46:00

信用记录能“铲单”?这是网上近来颇“流行”的新买卖。解释起来就是,您只要给付3000元或者1万元的费用,原来并不良好的信用记录就会变得白璧无瑕。 大多数人第一次关心信用记录,通常都是在

   信用记录能“铲单”?这是网上近来颇“流行”的新买卖。解释起来就是,您只要给付3000元或者1万元的费用,原来并不良好的信用记录就会变得白璧无瑕。

   大多数人第一次关心信用记录,通常都是在办理金融业务受阻的情况下。信用记录究竟是怎么被写入征信系统?一旦出现了不良记录,怎样才能消除记录……这些都是出现了不良记录的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正是有了急切想修复不良记录的消费者,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这样“神通广大”的公司。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花钱改信用记录绝对不可能。想要作此交易的您当心上当受骗呐。

“铲单”纯粹是忽悠

   日前,北京等地区出现了“只要花钱,就可以铲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广告,广告声称,无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有多少条不良记录,只要花1万元钱,不超过15天,信用记录将变得“干干净净”。

   据人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信用记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经济生活中。从2004年征信系统建立到现在,已经录入了6.4亿自然人的记录。不良信用信息的产生,会在商业银行办理信用卡和贷款业务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好的信用记录不仅可以缩短审贷时限,还能得到利率优惠。例如现在商业房贷利率最低可达7折,这要求贷款人必须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还在留学、就业等方面起到了作用,相当多的单位和机构,将个人信用记录纳入了考核标准。相比查阅复杂程度较高的个人档案,个人信用记录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每一个查询个人信用记录的人员都在央行有记录,修改更是需要银行总部的层层审批。所以,“铲单”的欺骗成分极大。

信用记录不分好与坏

   信用报告上会给自己的信用状况做出怎样的判断?为什么在报告中看不到良或者不良的字样呢。

   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个人信用报告是客观记录个人信用活动的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则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既不制造信息,也不对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评判。

   比如某人有一笔贷款逾期几天未还,他的信用报告中将记载为“这笔贷款逾期”,主要体现在“当前逾期期数”、“当前逾期总额”、“24个月还款状态”、“逾期31—60天未归还贷款本金”等项目中,而不会记载“此人逾期还款,记录不良”等字样。

   所谓的负面信息其实是贷(缴)款人未能及时还(缴)款的客观记录,人们心中的“不良记录”是一种主观评价,而个人信用报告上只显示客观信息。

“不良”记录不是无期徒刑

   据了解,负面记录的保存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7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10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我国并没有出台对负面记录的保留年限。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就不会被消除。而这也是北京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广告的诱人之处。

   实际上,消除不良记录并不需要花钱,个人信用完全由您自己做主。首先是注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还款习惯,对于日常消费、贷款和各类缴费,要注意还款期限,避免出现逾期。其次是妥善安排有关信贷活动,并做好关联预警提示。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采取有效的提醒措施,确保每笔贷款和信用卡按时还款。

   如果目前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存在负面记录,那么首先是要避免出现新的负面记录,其次是尽快重新建立个人的守信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一个人偶尔出现了逾期还款,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三部门联手 专治这些人!


央视新闻 2017-10-16 10:21:00

老人申请信用卡遇“超龄”尴尬


网络 2014-09-19 16:15:1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