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经济基本面与楼市价格不成正比

来源: 陈宝存博客  2009-05-21 14:48:55

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不错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局势,在观望了一年之后,全面回暖得以形成,也说明中国楼市与全球金融危机关系不是直接的。中国楼市观望始于07年9月27日的房贷新政,高潮在07年底和08年初的“拐点论”越

 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不错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局势,在观望了一年之后,全面回暖得以形成,也说明中国楼市与全球金融危机关系不是直接的。中国楼市观望始于07年9月27日的房贷新政,高潮在07年底和08年初的“拐点论”越演越烈带给人们的对于房价的大跌言论的等待观望。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有很长的时间距离,把中国楼市观望与美国次贷危机直接挂钩,是没有道理的。 

  恰恰是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08年9月16日,中央政府启动双降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救市政策,且连续下调的幅度惊人。也源于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的认识,美联储两年之内的大幅度提息,把利息自1%提升至5.5%,这才是美国次级贷危机的真实原因。

  本轮楼市回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按经济基本面分析,本轮回暖在很多专家学者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习惯于把中国市场的发展与欧美日本等全球市场挂钩的经济学家,更是找不到适合的范例,这并不奇怪,还是要归结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全球发达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不同。

  注意一个现象,30年的市场经济建设,目前仍旧停留在计划时代的思维里,绝大多数人思想中一直存在不认可市场经济观念。这是有很多表现的。比如国企发达,私营企业越来越边缘化;比如挣着市场的钱,想着计划时期的福利;比如对商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封 建 时代,“无商不奸”实在不是市场思维,等等。

  有很多专家把第一季度楼市回暖以及房价上涨与2009年一季度银行大规模放贷有一定关系。经济环境并不乐观时,投资机会减少,但银行贷款却在增加,贷款除部分流入基础设施项目以外,也流入股市与房市。暂且不谈流入楼市资金如何实现,大量的分析认为,本论回暖主要是自住性需求,而非机构炒房。散户是如何把大量的贷款直接用于购房的?

  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很难走出书斋,套用欧美的模型来分析也就很难得出正确认识。本轮楼市回暖,直接源于对楼市的预期,特别是楼价的预期在消费者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中国的储蓄率及储蓄总量并没有随着金融危机而有大的降幅,加上中国传统习惯,在投资渠道狭窄的国内,买房成为散户的首选。

  而这样的局面,对于把中国经济的涨跌与楼市走向直接挂钩的学者来说,是要重新衡量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了。为什么经济衰退,楼市回升?中国楼市真的会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涨跌而同比例涨跌吗?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家对中国楼市的判断屡屡失误,如谢国忠、易宪容这样的学者,总是错误估计中国楼市走向,原因是多方面的。

  再此只是提出问题,没有更深的思考。

  中国楼市的危机已经远离我们。表现在房企对于土地的获得兴趣又重新高涨,只有加大投资,才会有稳定健康的楼市,才会有价格的合理。至于有人问我问什么对石家庄三年大变样土地高度放量为什么持批评态度,那实在是他对石家庄土地放量的真相没有基本的理解。石家庄最大的问题是土地放量绝大多数是毛地,根本无法形成供应,但是确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这样的局面只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供应。

  凡事要有个度,超过度结局也就不会好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福郡花园将于3月开盘 届时将推92-139平住宅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1:27

旅游地产要打特色牌转变模式 成安置业李董专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03

孟加拉国股市开盘跌8.6% 六分钟后停盘


新浪财经 2011-01-20 16:04:43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恒大全国八五折优惠 楼价多米诺骨牌或推倒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5-31 15:06:28

绿城不缺资金缺时机 37.5亿兑现过江梦


新浪房产 2009-12-09 15:29:59

天津楼市上周成交平稳 房价小幅上涨


新浪天津房产 2009-09-28 16:58:1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