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 经济日报 2009-05-19 09:38:52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不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不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举措。着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有关要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要结合我国实际,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要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改善外部环境,促进竞争和创新。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具体来说,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借鉴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依托“金税”、“金关”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个人偷逃骗税记录。要实行合同履约备案和重大合同鉴证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依法打击合同欺诈行为。要依托“金质”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加强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管理。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价格信用建设。要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

  第二,进一步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是社会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当前,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稳步推进我国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高度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是开展内部风险评估的前提。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信贷管理系统,为风险评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客户资料不完整。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较好的客户资料比较完整,但等级较差的客户资料则有所欠缺,而对风险评估来说,后者恰恰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二是时间跨度小。为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持续变化,数据库的时间跨度最少也要跨越一个经济周期。三是缺乏对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分析。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不仅是数据录入,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后期整理和加工,从而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信用等级转移规律、不同等级资产的违约率、抵押物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经济状态对平均违约率的影响等。

  二要进一步健全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是内部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银行信用评级采用“打分制”,但仅仅依靠“打分”的主观性太强,而且依据的主要是过去的资料,评级缺乏前瞻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更新评级思想。决定信贷风险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因此评级也应关注客户的未来。可考虑在“打分制”的基础上,将客户预期资产价值与评级相结合,使评级结果不仅包含过去的信息,也体现未来的预期。二是完善评级标准。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完善评级标准,建立统一、科学的评级体系,以提高银行评级的社会公信力。三是重视对劣质客户的信用评级。对这类客户进行持续、严谨的信用评级,不仅是为了随时了解其风险状况,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更重要的是研究其信用状况的演变规律,从而丰富风险评估数据。

  此外,应定期对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对常规风险评估的必要补充,也是验证征信体系建设成效的内在需要。所谓压力测试,就是测试信贷组合在面临各种不利的外部环境时的风险大小。常规的风险评估只针对一般情形,无法对小概率事件下的信贷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因此需要定期对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大小。在进行压力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设定恰当的外部情景。二是对信贷组合在特定情景下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一般而言,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同资产受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要关注各种资产对整体风险的边际影响,尤其是风险敏感度高的资产。三是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调整各种资产的敞口规模,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对边际风险较低的资产,由于其对整体风险影响较小,可以适度增加其敞口规模;对边际风险较高的资产,应设法减少其敞口规模,降低其在组合内的比重,以控制整体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虽然情景设定具有一定主观性和任意性,但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依然能模拟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进而对尾部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身份证到期会影响你的信用卡使用吗?


卡牛信用卡管家 2016-03-26 13:14:24

网查个人信用记录扩至12省


网络 2014-04-18 10:42:58

按揭购房 下定前最好先查个人信用


新快报 2013-10-30 10:37:19

农业信用担保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3-08-02 14:24:4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