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不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不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举措。着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有关要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要结合我国实际,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要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改善外部环境,促进竞争和创新。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具体来说,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借鉴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依托“金税”、“金关”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个人偷逃骗税记录。要实行合同履约备案和重大合同鉴证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依法打击合同欺诈行为。要依托“金质”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加强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管理。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价格信用建设。要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
第二,进一步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是社会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当前,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稳步推进我国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高度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是开展内部风险评估的前提。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信贷管理系统,为风险评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客户资料不完整。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较好的客户资料比较完整,但等级较差的客户资料则有所欠缺,而对风险评估来说,后者恰恰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二是时间跨度小。为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持续变化,数据库的时间跨度最少也要跨越一个经济周期。三是缺乏对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分析。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不仅是数据录入,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后期整理和加工,从而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信用等级转移规律、不同等级资产的违约率、抵押物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经济状态对平均违约率的影响等。
二要进一步健全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是内部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银行信用评级采用“打分制”,但仅仅依靠“打分”的主观性太强,而且依据的主要是过去的资料,评级缺乏前瞻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更新评级思想。决定信贷风险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因此评级也应关注客户的未来。可考虑在“打分制”的基础上,将客户预期资产价值与评级相结合,使评级结果不仅包含过去的信息,也体现未来的预期。二是完善评级标准。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完善评级标准,建立统一、科学的评级体系,以提高银行评级的社会公信力。三是重视对劣质客户的信用评级。对这类客户进行持续、严谨的信用评级,不仅是为了随时了解其风险状况,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更重要的是研究其信用状况的演变规律,从而丰富风险评估数据。
此外,应定期对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对常规风险评估的必要补充,也是验证征信体系建设成效的内在需要。所谓压力测试,就是测试信贷组合在面临各种不利的外部环境时的风险大小。常规的风险评估只针对一般情形,无法对小概率事件下的信贷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因此需要定期对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大小。在进行压力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设定恰当的外部情景。二是对信贷组合在特定情景下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一般而言,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同资产受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要关注各种资产对整体风险的边际影响,尤其是风险敏感度高的资产。三是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调整各种资产的敞口规模,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对边际风险较低的资产,由于其对整体风险影响较小,可以适度增加其敞口规模;对边际风险较高的资产,应设法减少其敞口规模,降低其在组合内的比重,以控制整体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在压力测试的过程中,虽然情景设定具有一定主观性和任意性,但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依然能模拟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进而对尾部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