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一周银行理财市场评论:到期产品实现收益满堂红

来源: 金融界网站 2009-05-09 12:50:23

危机连续袭来,理财市场稳健情绪浓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下的经济再合适不过了。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显示其威力,俗称“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突然来袭。这一被

危机连续袭来,理财市场稳健情绪浓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下的经济再合适不过了。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显示其威力,俗称“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突然来袭。这一被称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的事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动荡不安,并且加剧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对理财市场有明显影响,目前比较明显的是结构性产品,因为主要挂钩对象——利率、汇率、指数等——都在被影响之列。流感疫情对理财市场的影响目前已经显现,未来可能会更加明显。现在的理财市场越来越无法独善其身,社会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越来越明显。

  过去一周(2009年5月2日至5月8日),24家银行共计发售了72款理财产品。整体来看,理财市场继续保持稳健:保证收益产品占到四成比例,而占市场总数一半的非保本产品中,除少数几款产品为结构性产品(设置了95%的保本线)之外,其余产品均为信贷类、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等低风险产品甚至无风险产品。可以这样说,近九成的产品为稳健性产品。

  人民币理财短期化、收益差异化明显

  人民币理财目前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明显源自于海外投资风险的加大,以及基准利率、存款利率的下调带来的外币理财的萎缩。在人民币产品投资方面,货币市场类产品近段时间雄踞榜首,而信贷类产品紧追其后。这两类产品基本包揽了人民币理财市场。

  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期限比较多样,从最短的7天到最长的1年,各种期限的产品一应俱全。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目前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的“阴晴不定”使得投资者信心低落,超过一年的投资被大多数投资者看作是冒险;另外目前国内对于未来降息还是加息存在势均力敌的两方意见。一旦加息,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将随之上升,投资者如果投资长期理财产品将难以获得加息带来的机会收益。基于以上因素及其它原因,短期化产品占比非常大。

  目前同等期限、风险水平的不同产品收益差别比较明显。过去一周,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20款。此类产品期限可以短至7天,长至6个月。7天和14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较为均等,也就是说不同产品之间差别几乎没有,前者过去一周为1.45%,后者为1.5%~1.55%。而1个月和3个月期限的产品收益率相差就比较大,基本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0.3%左右。比如过去一周,前者收益率范围为1.4%~1.7%,后者收益率范围为1.86%~2.1%。

 信贷类产品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发行了29款,期限跨度从10天到1年,10~20天的产品收益率范围为1.7%~1.8%,3个月的产品收益率范围为2.4%~3.25%,6个月的产品收益率范围为3%~3.6%,1年的产品收益率范围为3.3%~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同时发行的几乎同样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差可以非常大。投资者选择收益率高的和收益率低的,最终获得的收益可能因为投资额的大小相差巨大。

  外币理财收益难改低位运行态势

  过去一周,外币理财产品共计发行了14款,其中美元产品有8款,澳元产品有4款,欧元和港币产品各有1款。美元产品3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6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35%,1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53%;澳元产品3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6%;欧元产品3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港币产品3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0.8%,6个月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0.7%。

  由于欧洲央行的降息、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均在市场预期之内,因此并未刺激汇率市场出现过大的波动行情,各货币基本延续前期走势。澳洲联储宣布维持3%的基准利率不变,进一步巩固了澳元的息差优势,澳元兑美元虽面临一定的回调风险,但预计其领涨地位将不会改变。目前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在低位运行较长时期,在短期内大幅涨跌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各币种、期限的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将维持小幅波动。

  到期产品实现收益满堂红

  过去一周有67款理财产品到期,全部实现预期收益率。

  到期的理财产品以信贷类产品、票据类产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为主。值得关注的是,与前几周不一样的是,过去一周到期的信贷类产品均实现了预期收益率,并且未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此类产品在降息后发行。

  到期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仍主要是信贷类产品和外币保证收益型产品。一款由荷兰银行发行的看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结构性产品,实现了到期14.83%的年化收益率。

  得益股市回调,QDII产品获益扩大

  根据最新的5月7号的数据,正在运行的338款银行系QDII产品中,20款产品为正收益,这个数字比上周增加了4款。硕果仅存的正收益产品仍然被中国农业银行、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所包揽。

  QDII产品从覆盖面和深度上都有所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暖。截止周四下午6时,美国三大股指、欧洲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周涨幅分别为3.23%、2.90%、8.36%。股市上涨与美国原油库存数据的改善,促使国际油价本周持续走高,截止周四下午6点,NYMEX 6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本周大涨9.83%至每桶57.79美元。

  海外市场上涨带动超过94%的QDII产品收益上涨,平均周涨幅达3.59%。周涨幅超过10%的QDII产品有5款,其中4款均较大比例配制了香港股票。而近日台湾与大陆达成签署MOU意向的消息一经传出,台湾股市连日上涨,跟台湾市场关联的花旗银行“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台湾基金”的周涨幅达到12.8%。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