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工商银行黄石分行 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贷款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09-04-22 09:41:45

当前,在扩大内需,确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工行黄石分行的信贷业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为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和安全,该行充分利用包括合格的担保、及贷款替代产品在内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挥其风险抵补作用,为新增贷款保驾护航。工行黄石分行制定出五

  当前,在扩大内需,确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工行黄石分行的信贷业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为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和安全,该行充分利用包括合格的担保、及贷款替代产品在内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挥其风险抵补作用,为新增贷款保驾护航。工行黄石分行制定出五项具体工作措施,提升信贷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全行经营发展。

  一是用足用好信贷政策,支持全行信贷业务又快又好发展。该行仔细研究总、省行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信贷业务发展的有关政策,弄通吃透相关政策的精髓,结合实际提出了今年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路。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电力、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钢铁、水泥、房地产行业优质客户信贷业务需求,做好西塞山电厂二期、有色公司等优质客户优质项目的信贷营销和服务;重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将流动资金贷款改造与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和潜在风险贷款的退出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国内贸易融资占流动资金占比达到20%以上,重点抓好产品有市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为重点项目、优质大型客户提供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企业等六类重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力争年内中小企业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增幅,余额突破亿元大关;重点推广并购贷款、固定资产支持融资业务、金融租赁、个人最高额抵(质)押项下的贷款组合套餐业务、直客式个人住房贷款等新业务新产品。利用信贷创新产品,提升我行的核心竟争力,提高我行市场份额。

  二是结合工行机构改革,不断优化信贷业务流程。该行着力推进全行扁平化改革,并出台了机构扁平化和客户经理“直通”式管理的相关意见,根据全行机构改革的总体安排,围绕建立大客户信贷营销中心、中小企业营销中心和个人信贷营销中心等信贷集中管理营销模式,该行认真讨论研究适应信贷业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通过创新流程管理,理顺集中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简化支行层面的台帐管理、档案整理移交职能,在市分行层面实行审查审批、档案整理、前提条件核准、作业监督、档案入库、贷后管理等一条龙服务,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业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是推进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重点抓好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监控体系。按月下发预警客户名单,跟踪督导预警客户的还贷准备情况,防止发生逾期风险;严格大户风险分析例会和大户风险监控负责人制度。完善贷款大户的定期监测报告制度和大户分析例会制度,对于重大贷款风险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贷款风险应急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贷资产安全;严格执行贷后管理的相关要求,加强信贷业务检查频度。重点对全行潜在风险贷款大户和新发生不良贷款客户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重点风险行业、中小企业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及大额风险客户和大额违约客户专项检查,督促各项落实贷后管理的相关要求。四是做实做细信贷作业监督,有序推进作业监督前移。严格审核信贷业务前 提条件和担保的落实情况,认真审核信贷业务合同及相关协议,加强对信贷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合规性作业监督,及时完成CM2002系统的业务核准和作业监督操作,积极稳妥的推进个人信贷作业前移工作。

  四是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和潜在风险客户的转化退出工作。在法人客户方面,抓好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工作,力争年内清收处置黄石一棉和黄石鸿源纤维的全部不良贷款。抓好潜在风险贷款的退出和转化工作,通过逐步压缩,贸易融资置换,力争潜在风险客户贷款下降30%以上。在个人客户方面,要重点抓好个人关注类贷款的压降工作,通过电话催收、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多种形式压降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力争个人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5%以内,关注类贷款控制在10%以内,确保个人贷款保持较高的质量水平.

  五是加强客户经理的培训,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优的客户经理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客户经理业务素质。针对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总省行流程改革和新产品创新,有针对性的采取集中授课和送教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对客户经理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质;要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要建立信贷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信贷客户经理上岗考试考核工作,不合格者实行离岗和转岗,切实保证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建立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客户经理为主进行营销、服务,以风险经理为主承担客户资料、档案、数据、报表等贷后管理与风险防控工作。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中金社 2016-05-16 15:33: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