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逾九成企业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09-04-21 10:22:22

记者从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获悉,根据该机构连续第六年对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令内地买家的付款表现恶化,逾90%的受访企业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而25%受访企业指出,客户流动资金紧缺,成为了卖家增加

   记者从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获悉,根据该机构连续第六年对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令内地买家的付款表现恶化,逾90%的受访企业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而25%受访企业指出,客户流动资金紧缺,成为了卖家增加放账交易的主要原因。

国内买家流动资金紧缺

   据了解,此次调查于2008年10月至12月期间进行,共收回556家内地企业的回复,旨在了解内地企业的付款状况及趋势,以及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指出,以放账为主要交易方式的企业于2008年上升了10%,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放账交易占其营业额逾75%,高于2007年的43.6%。同时发现,逾90%的受访企业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而且被拖欠货款的时间更有延长趋势,被拖欠货款的平均时间有所延长的企业,较2007年上升11.3%。

   对此,科法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毕李察表示,由于很多国内买家面临融资困难,他们只能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额度去运营,以维持其流动资金水平,但这却可能令供货商银根短缺,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企业延期付款及倒闭,这种现象将会延续到2009年。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逾五成受访企业认为,买家拖欠货款的最大原因是财务困难,这是因为企业2008年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向银行融资变得困难,原材料价格又于2008年前期高涨,从而导致经营遇到较大困难。

高风险行业更多逾期付款

   记者从科法斯的调查注意到, 由于很多国内企业管理不善或管理经验不足,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延期付款个案更趋上升。而不同行业的受访企业指出,曾遭遇买家逾期付款超过6至12个月的个案在不断上升。

   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三大行业包括:一是建造业,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衰退影响;二是家用电子及电器业,因消费信心下滑令本地及出口市场需求大跌;三是工业机械及电子业,则是受投资锐减及市场萎缩影响。

   此外,在受访企业当中,约有40%的电讯、信息科技及家用电子及电器企业表示,逾期6至12个月的货款占其营业额2%以上。业内人士分析,一般来说,逾期货款如果占企业营业额2%以上,表示企业的财务及信贷正面临极高风险,在销售额不断减少及边际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上述数字反映不少中国企业可能正在挣扎求存。

   毕李察表示,从长远而言,中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企业在短期内仍需继续面对一定困难。他认为,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强大及针对性的经济刺激方案维持经济发展,即使抱乐观态度,但这些方案的见效尚需一段时间。

专家提醒企业慎防风险

   记者了解到,逾70%受访企业认为与内地私营企业进行贸易的风险最高。这是由于内地很多私企均为国内营业额少于2.5亿人民币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资本较少,而且开业时间较短,缺乏稳健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在信用危机持续及经济活动放缓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受影响。

   毕李察表示,中小企业的财力较弱,容易受到信用危机威胁,所以它们特别需要制定良好的信用管理程序,并且增加透明度,提供更多相关信用资料,以便更容易获得银行及供货商给予的信用额度。

   市场人士指出,根据调查发现,逾五成受访中小企业有多于2%的营业额逾期超过12个月,这反映中小型企业较容易受到信贷危机威胁,被拖欠货款的风险也较高。不过,此次科法斯调查也显示,接近90%的受访企业在日常业务经营中实施了信用管理,较往年高出约10%。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表示国内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加。

   有关信用管理专家提醒,内地企业须采用不同的信用管理工具,包括信用报告、信用保险及逾期应收账管理,以减低被拖欠货款的风险,并且,与国内其他企业进行贸易时仍须保持谨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监会发布《暂行办法》 加强信用保证保险监管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06-20 15:19:57

银监会警示十大风险,信用风险居首


新华每日电讯 2017-04-11 10:21:00

福建:企业网上亮年报晒信用


网络 2014-10-20 10:56:5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