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信用中心不应是谋利工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09-04-10 08:49:56

重庆市今年将建成重庆个人信用数据中心,并对外提供有偿查询服务。居民是否有犯罪记录以及社保、欠税欠费等公共信息,一查便知。(4月8日重庆晚报)   建设个人信用数据中心,方便公众查询,不独是有利于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还有

  重庆市今年将建成重庆个人信用数据中心,并对外提供有偿查询服务。居民是否有犯罪记录以及社保、欠税欠费等公共信息,一查便知。(4月8日重庆晚报)

  建设个人信用数据中心,方便公众查询,不独是有利于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度的提升,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庆此举是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开展有偿查询服务,而且价格还不菲,却让人对信用信息查询不能不产生疑问:到底是公共服务还是出售信息?

  从公民信用信息主要是以官方提供为主来看,重庆的个人信用数据中心,其公民信用信息的采集,得到的是公共权力的许可,手段也是公共权力。也就是说,这个中心是政府建立的一个公共服务机构。否则的话,就是侵犯公民隐私,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既然出自公共权力,采集的是公民信用信息就是不折不扣的公共资源,就应该为公众提供无偿服务,让大众免费共享。这样的公共资源,是不能拿来“出售”的。

  退一步说,公共服务当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必须是价格低廉。一次数十元、上百元甚至更高的查询价格,则让这项公共服务变了味——公民不是在查信息,而是在“买”信息。在如此高昂的价码面前,大众眼中,这就不是政府为公众提供了一项社会紧缺的信用查询公共服务,而是政府在靠“出售”公民信用信息来谋利。

  从某个角度来审视,公民信用信息也是一种需要政府来向公众公开的“政务信息”。因为这样的信息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提供,同时也是市场亟须的“公共产品”。从“政务信息”应该公开的角度,这也是政府的份内事。信用信息中心的建设和维护所产生的费用,也应该要由公共财政来支出,而不是要大众来掏腰包。在公民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我们永远不能有“谁投资谁经营谁得利”的观念。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公民信用信息都不是可出售的“商品”。让个人信用中心成为服务大众的平台,是政府尽责尽职之举;而让个人信用查询异化为谋利的“商机”,则是政府的耻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