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渐暖
来源:沈阳晚报
2009-04-03 13:10:14
进入四月,多家银行发行了多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与一个月前的冷清状况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回暖之势。 昨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信贷与票据类为主,在投资期限上也出现了两年长期品种。 现象 数量突增 大多保本 3
进入四月,多家银行发行了多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与一个月前的冷清状况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回暖之势。
昨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信贷与票据类为主,在投资期限上也出现了两年长期品种。
现象 数量突增 大多保本
3月10日记者走访沈城多家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没有理财产品销售,整体数量也少得可怜。昨日,记者再次走访银行却发现,理财产品市场突然"热闹"了许多。仅工行、建行、交行三家银行近期所售的产品数量就近10种,这与三月初记者调查的五家银行产品不足5种相比,在数量上明显增加。
据了解,这些产品多是投资债券、信托类,均为保本型理财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弱市环境中,保本型产品有优势,但投资收益不会高;在市场走强时,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优势将可能是它的劣势。
特点 主打短期 长期也冒头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打短线,期限灵活。据统计,在最近6个月中,银行新推理财产品投资期在6个月以内的,占比超过了70%,其中还包括大量7天、16天、19天等超短期产品。
相比短期产品而言,记者在昨日的走访中还发现了"难得一见"的长期产品。工商银行近期就推出了一款投资期限24个月,预期收益4%,投资对象为信托,不保本理财产品。
原因 利率稳定 适合推产品
近日,市场逐步转暖,银行也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这其中的原因又何在呢?
就此,记者采访了工商银行南五分理处理财经理于若茵,她表示,目前市场基准利率水平稳定,适合银行推出理财产品。但市民在购买短期的理财产品时,要注意流动性问题,大部分产品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而长期保本型产品,保本也是有期限的,即在一定投资期限内,对投资本金提供100%保证。如果提前赎回,且在市场走势不如意的情况下,存在本金损失的可能。而保本也只是针对本金而言,并不保证产品一定能够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