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多农户评为信用户 银行不良贷款降低 全区信用村、镇的创建,使银农实现真正互赢。据统计,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去年向全区1.2万余户农户发放贷款25亿多元,其中农户享受贷款利息优惠2525万元。在村、镇的支持下,萧山农村合作银
6万多农户评为信用户
银行不良贷款降低
全区信用村、镇的创建,使银农实现真正互赢。据统计,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去年向全区1.2万余户农户发放贷款25亿多元,其中农户享受贷款利息优惠2525万元。在村、镇的支持下,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的一批不良贷款也顺利得到清收。
6万多农户评为信用户
到去年末,全区累计创建信用村395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2.29%,其中去年新创建信用村149个;去年新创建信用镇街11个,累计创建信用镇街达到14个,占全区镇街总数的53.85%,顺利实现了“巩固提高年”信用村创建面达到70%以上、信用镇创建面达到50%以上的目标任务。
在创建过程中,该行调查农户7.9万户,评定信用农户6.36万户,授信贷款68.65亿元;新建立信用联络站149个,聘任联络站站长、联络员328名。
在创建过程中,为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各支行创建小组在行政村村委和村民代表的协助下,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挨家挨户开展地毯式的宣传和调查,在向村民积极宣传创建信用村的目的意义、基本要求和优惠政策的同时,全面详尽了解和记录村民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状况和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为开展公议授信打实基础。党湾镇的永乐村很多农户从事养殖和建筑,平时很少在家,村创建小组不厌其烦多次登门造访才完成调查任务。
经过持续多年的创建活动,特别是信用村贷款优惠政策的实施,创建信用村工作得到了行政村领导班子及村民的广泛支持。许多尚未列入创建信用村计划的行政村,也纷纷表达了“努力创建信用村”的意愿。如蜀山街道知章村的大学生村官闻树刚,为了给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积极创造条件创建信用村,主动协助城南支行清收不良贷款32万元左右,最终成功创建信用村。
银行不良贷款降低
农村社会不同于城市社会,农民的信用建立在乡风民俗之中,需要认识农村“熟人社会”的乡土规则,才能形成一套具有农民特色的信用。
创建信用村镇要有一定的硬性条件。通过上门宣传,并在信用村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更加珍惜自身的信用记录,树立起“一人失信累及全村”的信用观念,营造了良好的信用氛围,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的一些不良贷款也得到了顺利清收。
所前镇杜家村于2007年创建信用村。去年换届新当选的村领导,为了让全体村民得到每年十几万元的贷款优惠利息,主动协助该行清收了拖欠多年的8万元逾期贷款和2.5万元利息。目前该村农户的887万元贷款无一不良记录。
正是广大村民的自律和村干部的支持,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农村信用环境才不断改善,银行的贷款安全度才得以提高。据了解,该行2007年清收不良贷款41户217.5万元,帮助创建村清收村级欠款596户64.07万元。在此基础上,2008年又在149个信用村创建过程中收回不良贷款12笔94.93万元,原创建的246个信用村新收回不良贷款40笔203.21万元。“信用村镇激励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正在促成农户贷款管理互助自治机制,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的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对各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论是上半年的贷款规模控制还是下半年的银根松动,该行始终认真实施"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信用村优惠政策,坚持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商企业的信贷投放序列,优先满足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确保信用村贷款优惠政策的执行到位。
到去年末,全区395个信用村的贷款农户有12121户,贷款余额25.69亿元,分别比年初上升702户和3.16亿元。并主动降低利息2525万元,其中农户贷款利息优惠2275万元、小企业贷款利息优惠250万元。同时,农业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小农业贷款达到58.72亿元,比年初增加9.76亿元,增幅19.93%,占总全部新增贷款的31.29%,超全部贷款增幅4.4个百分点。
信用联络站作用不小
2009年是我区信用村镇的“全面创建年”。为了确保创建目标的完成,萧山农合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总结和推广创建经验,以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金融需求调查活动为抓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一季度建立今年信用村创建村的农户信息档案,并把调查范围向农户贷款不多的现有信用村延伸,同时制定年度信用村镇创建的实施计划,确保超额完成“三年规划”目标。
据了解,今年的资金需求调查范围较大,该行要求每家支行调查1000户农户,力争全行调查32000户农户,并要接受调查的农户在调查表上签名确认,通过调查选定信贷支持对象,合理安排资金并及时投放有效贷款,充分满足春备耕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为确保农户信息档案的真实和健全,该行还借此机会逐一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档案。
广大信用联络站建立以来,积极主动行使职能,架起银农信息通道,成为深化信用村镇创建的有效载体和运作平台。
在推进信用村镇创建的同时,同步建立信用联络站,并尝试在非信用村的行政村聘任信用联络员,同时完善信用联络站考核激励机制和加强信用联络员队伍建设,做好信用联络员金融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激励联络员发挥地熟、人熟、信息灵的优势,为银行提供农户信用信息,配合贷款调查,协助清收不良贷款等。具体运作模式是,在健全农户信息档案的基础上,运用《辖内农户贷款推荐联络书》和《农户贷款信用信息沟通抄告明细表》以及电话或当面联系等载体和形式,引导联络站和联络员向当地支行提供信用信息、资金需求,核对农户贷款明细以及协助开展业务营销等。
今年推出青年创业贷款
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为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该行将以信用村镇为平台,切实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据了解,该行金融创新的重点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锁定"农"字,从金融产品、服务手段、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主要是围绕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变革开展土地金融创新,探索以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用益权为抵押发放贷款,先期打算在信用村试点。
该行还将推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重点支持信用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首先在信用村推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自助操作,具有现金管理、转账结算、透支消费等功能的丰收支农贷款卡,以此发展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
此外,该行将依托信用村镇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快电子银行建设步伐,推进ATM等自助设备的布放及网上银行的建设。探索设立自助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金融便利店,初期在人口集聚和金融服务缺乏的信用村试点。同时,根据中国银监会和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稳步构建专业合作社自愿参加、政府监督指导、合作银行提供贷款支持的授信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围绕农业产业链贯通金融支农链条,扩大金融服务辐射面,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