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理财知识不足 存钱买成保险

来源:李永议 2009-03-19 13:14:28

近日,市民李先生去某银行存3万元,原计划要存二年的定期。银行的业务员很热情地询问李先生:“短期内你需要动用这笔钱吗?如果短期内不用的话,现在有一种很好的保险理财产品,回报率比定期利息高,在你急需用钱时还可随时把钱取出来。&r

   近日,市民李先生去某银行存3万元,原计划要存二年的定期。银行的业务员很热情地询问李先生:“短期内你需要动用这笔钱吗?如果短期内不用的话,现在有一种很好的保险理财产品,回报率比定期利息高,在你急需用钱时还可随时把钱取出来。”

  由于李先生对理财产品不太懂,便向工作人员咨询:“买这样的理财产品安全吗?”银行工作人员当即表示,这种理财产品收益很稳定,跟储蓄存款差不多。李先生心想,既然能保证资金安全,还比存款利息高,何不试一试呢?于是便接受了工作人员的建议。

  李先生买了该保险理财产品十多天后,家里突然遇上急事,急需用钱,他便带着当初在银行签订的保险合同前去取钱。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李先生,他买的保险已过了10天的犹豫期,如果坚持退保就会有一定的损失,为此建议他不要中途退保。

  当初买保险时根本不知道还有犹豫期这一说法,因此李先生颇感郁闷。后来经过一番周折,银行工作人员按照李先生当初签订的保险合同上的规定,扣除了工本费、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后,将剩余的保费退给了李先生。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银监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保险产品提供的是对未来风险的保障,保险合同对客户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合同内容繁杂,很多保户常常没有仔细阅读和理解,仅凭着保险代理人的介绍就签下了保险合同。

  在记者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险产品的销售规范性上,银行方面通常都很谨慎,要求业务员在向客户推荐保险理财产品时,要尽可能地将所有细节和利弊都告知客户。随着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银行已成为保险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促进银行代理业务的规范和健康发展,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不能将保险产品等同于银行存款,也不能将保险产品的预期投资收益与银行存款利息等进行片面对比。在各银行网点中,代理保险销售人员要与普通储蓄柜台人员严格分开,保险公司的持证销售人员应有明显区别于银行工作人员的标识,代理保险的销售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前,应事先明确告知客户,且各类保险单证和宣传材料上不得出现“存款”、“储蓄”等字样。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