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卡风靡校园 学生潇洒刷卡透支诚信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09-03-04 11:08:07

随着理财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信用卡走进校园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   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而且银行也能开展更多的业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看,将信用卡作为一种消费习惯的大学生很少,尚无法

  随着理财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信用卡走进校园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

  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而且银行也能开展更多的业务。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看,将信用卡作为一种消费习惯的大学生很少,尚无法真正达到积累信用和理财的目的。

  寅吃卯粮:潇洒后的负担

  2月21日,距离开学只有两天了,“辛苦并痛苦”了一个假期的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系的刘茵,终于通过家教赚钱,把信用卡里透支的800多元还清了。卸下负担的刘茵说,以后再也不想当卡奴了。

  新学期伊始,大学生纷纷到银行还款,目的就是为了不在自己的诚信记录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据刘茵介绍,办卡的手续很简单,没有任何担保与抵押,只需给学校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因此,在学校里基本上是人手一张信用卡。

  刚开始刘茵觉得刷卡的生活方式很过瘾,出门哪怕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也不用畏首畏尾,让人很有面子。可是后来的还款却让她觉得疲惫不已。她说:“我的信用额度是1000元,由于每年要刷够6次才不收年费,所以每次上超市我都用信用卡。放假前我陪同学去电子商贸城,无意间看到一个漂亮的MP4,优惠下来要860元,就用信用卡买了。买了之后又不敢告诉家里人,就盘算着假期一定要找一个兼职把这800多块钱的缺口补上。春节放假别人过年的时候,我整天跑在外面代课,代了21天课才挣了760块钱,实在很辛苦,后悔自己的不理性消费。”

  信用卡:让用卡学生失去信用

  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特性,让很多消费欲望强又没有收入的大学生花起钱来难以控制。很多家长表示:“大学生用信用卡,上去的是银行的发卡量,下来的是学生的信誉度。”也有少部分家长表示赞同:“可以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理财能力。”

  崔先生的儿子是兰州大学大二学生,去年9月办理了信用卡。据崔先生介绍,办卡后的半年时间内,孩子的消费控制能力减弱,生活费经常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崔先生说:“使用信用卡的都是过于成人化的场所,对学生来说,他们的消费就是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持卡消费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张女士和崔先生的看法不同:“现在孩子的诚信意识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正确使用信用卡对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可以引导他们真正地从个人的实际状况出发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记者在兰州部分高校采访发现,信用卡在校园里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西北师大的高老师认为,银行发卡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对学生的经济能力、理财能力、信用情况不加审查,甚至不核实身份证件的真假,盲目滥发信用卡,客观上就会给一些大学生“恶意透支”大开方便之门,进而引发校园内的诚信危机。

  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给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是希望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指导和理财规划。“其透支和还款行为,都将被纳入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系统。银行将为信用记录良好的学生出具信用报告,为他们以后的个人信贷提供支持。当然,逾期不还款的,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法律空白:大学生信用卡难监管

  兰州市靖远路法律服务所王毅律师告诉记者,银行不是对所有高校发卡的,部分银行只对“211工程”高校,例如兰州大学,或者是当地著名高校如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信用卡业务。这些学校持卡学生的不良信用率是非常低的,而且他们毕业之后大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银行愿意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就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王毅律师告诉记者,一般公众办理信用卡,除了要提供身份证外,另须提供盖有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银行还会考察申请人家庭状况、事业发展情况等,以确定信用卡授信额度。相比之下,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有些太简便了。目前法律条款中对大学生办信用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这方面的监管也不健全。

  甘肃省银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群体,对大学生发卡而不考虑其还款能力,会造成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超能力消费,或滋生攀比消费心理,给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进而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也会给银行声誉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协会督促各银行提高内控执行力度,促进审慎经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卡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切实加强对还款能力的审核,审慎选择发卡对象、确定授信额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政协委员提议建立身份识别系统 构建安全诚信家政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2018-01-15 15:32:51

打击电商刷单 构筑社会诚信该由谁考虑


中国经济网 2016-06-02 15:18:42

快递服务不在于实名而在于诚信


东方网 2014-01-08 13:32:33

按揭购房 下定前最好先查个人信用


新快报 2013-10-30 10:37:1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