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 信用评价的发展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均以信用为基础,同时,诚信也是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
信用评价的发展状况
信用评级最早产生于美国,从债券评级开始。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首次建立了衡量债券倒债风险体系,并按照倒债风险确定债券等级。此后,信用评级在美国投资界风行。1918年,美国政府规定,凡是外国政府在美国发行债券的,发行前必须取得评级结果。信用评级在美国的历史和金融发展史上证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国都在借鉴美国的经验,相继建起本国的评估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已成为全球性的评估机构,它们确定的级别在许多国家都是通用且有权威的。现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信用评价工作,把诚信看作是立市之本,不讲诚信寸步难行,并且都已经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行业信用和监督体系。
在我国,信用评级基本上是在1987年与企业发行债券同步产生的。但受制于发育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和落后的规范化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实行政府监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促进和规范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商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开展信用建设。
我国从2003年起,由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信用评价的先进和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2005年年底,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由于比较特殊,是一项新事物,专业性要求高,富有挑战性,所以两部委领导专门召开了行业信用建设推动会。截至2008年年末,已有两批共96家全国性的商会协会参加试点,共评出AAA级信用企业1274家,AA级信用企业557家,A级信用企业87家,范围覆盖了经济贸易领域的多数行业。
建材行业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意义重大
及时揭示和传播建材行业商业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商业交易主体防范和处理信用风险的能力
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说,授予信用的一方是信用的弱势方,接受信用的一方则是信息的强势方,由于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信用风险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简称中国建材联合会)通过及时征集、评价和广泛传播建材企业的信用风险信息,帮助相关各方及时了解建材企业的信用状况,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从而有利于建材商业活动中的企业与个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建材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
首先,对企业提供信用评价的专业化服务,建材企业或者设备购买方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其他相关建材企业的信用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关各方搜集和评价该建材企业、客户或合作伙伴信用状况的成本和费用支出。其次,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建材企业更容易取得商业合同和优惠的政策支持,从而提高其产品销售能力。
推动信用交易规范的扩大和建材的快速发展
信用评价服务于建材企业的信用交易全过程,有助于信用交易的正常开展和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将使该市场总体规模成倍增加,从而带动生产规模和就业水平的增长,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
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包括针对会员的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广泛公示,是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失信惩罚机制形成的基础。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的普遍开展,可以使缺乏信用或信用较差的建材企业很难在业界内生存和发展或在诸多方面将会受到很大制约,加大从业成本,从而极大地促进建材企业信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形成。
建材行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坚持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企业诚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建材工业的理性发展、良性发展。
截至2008年年末,建材行业共有7家单位成为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单位”。中国建材联合会作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业试点单位之一,按《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第二批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广泛征求企业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已搭构了建材行业企业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这个体系的目的,旨在对建材行业企业的金融、财务、人力资源配置、经营运行状况、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社会信誉等诸多因素加以客观分析和评估,为企业提供一份详尽的分析评价报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并同时评出企业的信用等级,作为企业社会活动的社会参考依据。
中国建材联合会已经完成了《中国建材行业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的总体方案》、《中国建材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中国建材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及建材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相关制度等各项基础工作,并委托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为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负责参评企业信息征集、核查、初评、后续跟踪等工作。2009年1月6日,中国建材联合会以中建材联行发[2009]05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在建材行业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此项工作是中国建材联合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企业可随时在网上申报,但发布信用企业名单是定期的(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建材联合会宣传和推荐)。中国建材联合会计划在2009年上半年公布首批全国建材行业企业信用评价XXX级信用企业名单,其中,2~3月份为集中申报阶段,4~5月份为评审及网上公示阶段,6月份发布首批全国建材行业企业信用评价XXX级信用企业名单,并以中国建材联合会的名义向参评企业发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以及颁发由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统一设计样式、统一编号的“企业信用评价XXX级信用企业”的标牌和证书。
在开展建材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是指,在会员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商会协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通过各种方式征集会员企业的信用信息,并结合日常管理中积累的行业信用信息和行业特点,对会员企业开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信用等级评价。
1.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是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开展的一项活动,是行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这项工作是中国建材联合会自身的职能,是实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企业服务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
3.建材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遵循“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评价体系、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将报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备案,并进行社会公示和评价结果推广应用等活动。
4.政府和中国建材联合会积极推动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在实践中检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关键,也是各参评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争取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取得相应信用等级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宣传材料、媒体、产品销售、工程投标、产品铭牌、产品包装、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方面使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识。
5.此项活动全程在政府和社会监督下进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度。
总之,通过建立中国建材行业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树立建材行业企业信用形象,塑造企业信用品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社会信息成本,创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环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