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脱三聚氰胺门,蒙牛又陷入OMP门。也许蒙牛存在的理由,就是一再向大众普及化学知识? 国家质检总局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公函,要求该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消息公
才脱三聚氰胺门,蒙牛又陷入OMP门。也许蒙牛存在的理由,就是一再向大众普及化学知识?
国家质检总局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公函,要求该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消息公开后,蒙牛在香港市场的股价一天降幅达到22%,并且连累其他奶制品企业股价下挫。
我们只好来学习一下化学知识,IGF-1(Insulin-likeGrowthFactors),中文译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生长激素的一种。根据方舟子提供的证据,蒙牛公布的OMP生化数据,与IGF-1完全吻合。简单地说,并不存在OMP这么一种化学物质,所谓来自牛乳的乳蛋白,只不过是商业炒作,而IGF-1确实存在,人体内就有,无需从外部添加。
我国制造业处境非常艰难,不仅因为全球经济紧缩,更因为中国产品诚信遭到质疑,结果导致中国制造价格低廉、交易成本上升,深受三聚氰胺困扰的中国乳业遭受惨重损失:受毒奶粉事件影响,我国去年出口乳制品12.1万吨,比2007年下降10.4%;进口乳制品35.1万吨,价值8.6亿美元,分别增长17.4%和15.8%。2008年12月当月中国出口乳制品6305吨,下降57.6%,价值1614万美元,下降49%。
蒙牛伤疤未好就忘了疼,在自己的高档产品中添加化学制剂。当然,蒙牛可以说,他们并不清楚添加剂的危害,国家有关部门此前也没有表示过不能添加,但国家质检总局也没有说过不能添加尿素,企业就能添加吗?作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无需昭告天下。
为什么蒙牛对于化学品如此感兴趣?是因为蒙牛急于求成。如果说中国如此之大的一家奶制品企业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恐怕是小觑了中国企业的实力。而且蒙牛费力不讨好地增加成本,添加IGF-1于情于理说不通。关键问题是营销,IGF-1是把双刃剑,老人、小孩可以增加骨密度,蒙牛打出这一概念,自以为比其他厂家高出一头,而回避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说,蒙牛自认为不存在风险,蒙牛内部人士说:“有害无害现在还不知道,但企业自己做了实验证明"特仑苏"中添加的OMP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一切都要听卫生部的。”
我们只能拜托企业少想出于消费者不利、于己有害的损招。百年老店的诚信一天天积累,毁坏诚信只要一天即可。如此行事,可能抽掉中国乳制品业的最后一根诚信支架。
面对诚信度较低的企业,有关部门的监查当详尽、及时,对于行业中的害群之马有必要施之以严罚,以防中国制造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