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陈 冲:商人的诚信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9-02-11 10:47:38

现在叫“大款”,早年好像叫“大院”。不过,不是泛指所有腰缠万贯者,而是单指某籍的腰缠万贯的“成功”巨商。当记述他们的成功史的“赵家大院”、&

 现在叫“大款”,早年好像叫“大院”。不过,不是泛指所有腰缠万贯者,而是单指某籍的腰缠万贯的“成功”巨商。当记述他们的成功史的“赵家大院”、“钱家大院”、“孙府大院”、“李氏大院”在荧屏上鱼贯而出时,我也被忽悠得五迷三道过。可也是啊,那么多人经商,能取得大成功者却屈指可数,想必有其独特的成功之道。看了这些“大院戏”,明白了,人家靠的是“诚信”二字。然而古人说得好,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赵家靠诚信,钱家靠诚信,怎么孙府、李氏靠的也是诚信?就没有一家有那么一项别家没有的绝活?何况还有一句老话,叫“事怕颠倒理怕翻”。反过来,那些遍布城镇乡村的油盐小店夫妻店,一开一辈子,原来多大还多大,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不讲诚信?

  这些“大院戏”提醒我去注意,在相关的逻辑里,是不是有某个环节“等号两边不相等”。一些赞扬文章在论及“大院戏”的“现实意义”时经常指出,现在是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诚信经济。这话我信,不讲诚信,消费者终究是不让的。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大院”们辉煌的时代,最多只有市场经济的“萌芽”,根本谈不上规范的市场,它又怎么能确保诚信成为成功之道——而且还是“大成功”之道呢?

  这些“大院戏”讲的都是成功史。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大院”们,在辉煌一阵以后都衰落了,但“大院戏”无一例外都对此讳莫如深。能意识到,这事儿在逻辑上有麻烦,因为如果认定创业者的成功得自诚信,那么后来的衰落就得归咎于后代的不讲诚信,难免有损该家族的声誉。终于有一天,看到一个资料,说某籍巨商们的辉煌期都在清末,到民国初便集体地迅速地衰落,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发迹靠的是与官府乃至朝廷的交往,由于这种交往太深,清朝一亡,立刻没戏。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在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但我立刻觉得它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