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日前取消了7 家曾经荣获“诚信画廊”称号的画廊,另增选了18家新的“诚信画廊”名单。相关负责人称,评选全国“诚信画廊”是因为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诚信状况不够理
文化部日前取消了7 家曾经荣获“诚信画廊”称号的画廊,另增选了18家新的“诚信画廊”名单。相关负责人称,评选全国“诚信画廊”是因为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诚信状况不够理想,但是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不容乐观,如经纪人制度不完善,制假、售假、拍假纠纷逐年上升,恶意炒作哄抬画价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市场信誉,也使很多愿意并准备投资艺术品产业的人士望而却步,消减了投资意愿。
和中国的许多问题一样,评选“诚信画廊”的意愿也是好的。评选也很严格,你看,不合格的画廊就被踢出去了,说明是有效果的,执行力度是很强的。但是,这个项目的设立和执行,恰恰体现了法制的缺失、制度的漏洞以及其他属于体制性质的问题。
按说这艺术品市场也是市场,艺术品成为商品也归市场管理管理市场自有其法律法规,怎么能在法律法规之外再掺和一个诚信评选?这不就是说市场法律法规不起作用,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吗?这是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缺失,还是执行力度不够?单单设立一个“诚信单位”评选,就能弥补这些缺失和不足?
“诚信”之说,是道德用语。但是,用道德管理市场,是很理想、也是很天真的——孔夫子畅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源于人性本善的美好假设。这个假设看上去很美,想起来很好,但是不实用,很容易被哪怕细微的力量挑翻在地。因为它着眼于道德修养高的人,而无视那些道德低劣的人,而恰恰正是道德低劣的人决定了市场道德的整体平均水平。因此,用道德管理市场,哪怕是表面上很高雅的艺术品市场,也是不靠谱的。
“诚信画廊”评选犹如其他行业诚信评选一样,是在法律法规和执行力度不够情况下的道德呼唤。这呼唤的初衷是好的,但却是无力的,变成了面对市场的一声无奈的叹息而已。再加上评选工作的程序、标准和执行评选的人均不公开,也不问责,也使得这类评选的道德扶持作用大大减弱。
我想不清楚的是:评选诚信画廊,是不是假设那些新开张、还未参评的,或规模小不够资格参评的画廊都是不够诚信的?只有经过文化部的评定,才算诚信?还有,那些曾经被评为“诚信画廊”的画廊,因为不够诚信被摘了诚信牌子的,到底做了多少不诚信的事儿,有没有交给工商部门去处理?有没有涉及商业诈骗等等犯罪问题交给司法机关去侦查立案?当初评选这些画廊的评委们要不要问问责?被摘除了诚信牌子的画廊,还能不能允许它继续经营?要不要交给工商部门去查处、罚款或关闭?开画廊要经过各地文化部门的批准注册吧,既然都批准注册了,还要去评是否诚信,那当初审核的时候干嘛去了?审核过了,还要经过诚信的评定,到底是哪一道手续多余了?
要用道德管理艺术品市场,不如用道德去管理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比如扶持艺术修养高、创作能力强、人品好、有风骨的真正艺术家,让真正的艺术家去从事创作和艺术界的管理,而不是让一些假冒伪劣艺术家占据重要的艺术管理岗位,更不是培养权力艺术家。中国艺术界的许多问题包括艺术品市场出现的问题,很多应由权力艺术家去负责。这些人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不公正,浪费纳税人的钱,垄断国家艺术资源,这些才是能操作和能执行的道德,也是能管得了的事儿。
所谓“诚信画廊”的评选,弄不好,更容易人为制造新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用道德管理市场,的确不靠谱。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