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从“假烟”事件看诚信监督机制的构筑

来源:烟草在线 2009-02-05 16:17:43

春节期间,笔者的一个朋友到一家烟店去买烟,没想到却买回来一条假烟,甚是懊恼。他以为那些装修这么豪华富丽的烟店,不可能售假烟的吧,没想到却是一家“黑店”。于是,他想拨打“12313”烟草投诉

 春节期间,笔者的一个朋友到一家烟店去买烟,没想到却买回来一条假烟,甚是懊恼。他以为那些装修这么豪华富丽的烟店,不可能售假烟的吧,没想到却是一家“黑店”。于是,他想拨打“12313”烟草投诉电话予以解决,没想到电话只能是录音,不能在短时间内处理,他想总不能为了一条烟等上个把星期吧。最后,他只能把烟拿到买的那家店要求退货,店主一开始还死不承认,记过几番“周旋”店主才极不情愿地退回了钱。 

  在节日期间,尤其是春节的这样一个长假期间,买到了“假烟”,想找到渠道处理,却是这么难,可见,公司在引导构筑诚信监督机制方面,还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原始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加以牵制和固化。 

  为什么零售客户会在卷烟的经营过程中不够诚信呢?其中原因不外两点:第一、零售客户有一种追逐私利的欲望,以致希望通过捷径来满足这种追求,而经营假冒烟、走私烟等不规范的行为成了他们搏利的一种途径。

  第二、我们的整个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没能形成相当有效地监督时效和范围,没有给违法者造成畏惧心理,尤其在监督触角的盲区里,他们往往会形成一种侥幸心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零售客户在夜里、在节假日里,将许多的“非烟”摆上拒台,他们钻的就是执法队伍在一些特殊时间里执法不严的盲区。就连卷烟消费投诉席在节假日中的“缺席”,无形之中也膨胀了他们这种违规的欲望。 

  知道了零售客户的违规动机和欲望,有助于我们进行诚信监督机制的构筑。怎样来构筑诚信监督机制呢?我们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不断地营造一种氛围,让“诚信”在卷烟经营的过程中无处不在。可以说,零售客户自觉和自发形成的诚信状态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然而,在现阶段,零售客户自律意识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高度,需要我们通过外围的压力来推动和实现。 

  1、设定零售客户诚信等级。零售客户在违规的行为过程中,最惧怕的就是违规带来的“后期效应”,如果他们觉得违规之后,后期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影响他的经营,他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买卖,是亏损的,也就不会涉足。设立零售客户诚信等级,相当于给零售客户套上了“诚信”的“紧箍咒”,尤其将诚信等级上墙公布后,他们不希望自己在与别的零售客户搏弈的过程中处于劣势,更不希望经营违规这个不光彩的经历始终伴随自己的后期经营,不得不打消铤而走险、违规经营的念头。公司还可以将诚信等级与货源供应类别划上等号,增加诚信等级的法码,份量加重后,零售客户再也无心违规,否则的话,真的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了。 

  2、提高零售客户的“违规成本”。我们知道,在香港的话,一旦发现售假,政府可以处罚到破产为止,这个严厉的“高违规成本”也构筑了香港无假货的市场。但是,在我们区域市场,很多消费者发现购到的卷烟是假的,如果没有店主主动承诺的话,最多是一赔二,很多还是退掉就不错了,这个并不严厉的措施也促使零售客户会主动去违规,主要“违规成本”太低。于是,需要提高零售客户的“违规成本”。在消费者购到假烟时,要消费者主动向零售客户多索赔这个有法律的限制,我们不能过多探讨,但是公司可以做到在消费者购到假烟时,一旦确认事实,可以对零售客户停供整顿,让他为违规经营付出“高成本”代价。 

  3、“错时制”,让监督的法眼无处不在。在现阶段,很多的双休日、节假日往往是卷烟消费的高峰,却往往是监督的盲区,零售客户的违规有80%以上都会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像前面提到笔者的朋友购到的假烟就是在春节期间。因此,通过“错时制”的加班,增加监督的触角延伸机率,零售客户也会变得有心而无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