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信用,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诚信”、“诚信做人”、“诚信经商”等等,似乎诚信与选人用人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诚信与选人用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
说到信用,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诚信”、“诚信做人”、“诚信经商”等等,似乎诚信与选人用人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诚信与选人用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并进一步指出干部德的标准应当包括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仔细分析一下,干部德的“四大标准”深刻内涵中无一不包含着“诚信”,或者说无不是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试想,一名到处坑蒙拐骗、欠帐赖帐,“不讲诚信”的干部,怎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呢。其实,无论是政治品德、职业道德,还是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其外在的表现就体现在“诚信”上。比如说,坚定的政治品德其外在表现就是对党诚信上,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利益。诚信是干部德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须把诚信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关口”也就好理解了。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处在一定岗位上,拥有一定职权,掌握着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资源。干部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实际使用者。干部诚信已经超越了其“个人诚信”的范筹,更多是具有了社会属性和国家属性,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诚信和党的诚信。通俗地说,干部讲诚信已经不是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每名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必须通过的“政治关口”。
干部如果“诚信”不过关,哪是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是古人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是古人极力推崇的社会法则。其中的“信”就是指诚信。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其危害是不可想象的。近来来,发生的一系列因“食品掺假”而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凸显了“社会诚信”危机,也反映出了少数干部“诚信缺失”带来的巨大社会危害性。惨痛的教训,时时刻刻警醒我们,必须把“诚信”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干部上来。
用什么样标准,选用什么样的干部,是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有什么样用人导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干部。如果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备为先”的用人标准,把诚信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那么有德才、讲诚信的干部就会多起来。相反亦然。要让干部过好“诚信关”,最重要的是严把干部选拔任用“诚信关口”,大力选拔“讲诚信”的干部。
严把干部选拔任用“诚信关口”,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把诚信贯穿到干部培养、考察、使用、考核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诚信用人标准,不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重用什么样的人,都要把诚信作为重要条件。
做人讲人品,当官讲诚信。干部过好“诚信关”,这既是为官从政之道,也是立身处事之本,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之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