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评论:诚信危机是房市最大问题 救市不如救心

来源: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9-01-22 09:24:49

深冬季节的原野,苍苍茫茫,万木凋零,飞尘蔽空,寒风劲吹,一派荒凉。而遭受金融风暴、宏观调控、降价风潮等多重危机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其景况也大致若此,“如何紧缩过冬”已经成为举国开发商共同的话题。年终大规模裁员减薪,

     深冬季节的原野,苍苍茫茫,万木凋零,飞尘蔽空,寒风劲吹,一派荒凉。而遭受金融风暴、宏观调控、降价风潮等多重危机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其景况也大致若此,“如何紧缩过冬”已经成为举国开发商共同的话题。年终大规模裁员减薪,象征着房地产这个中国最红的行业一年之间变成了最冷的行业。

  其实,现在不入市买房,不是价格的问题,也不是优惠多少的问题,而是大众信心的问题。消费者普遍的心态在于,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价格尚未触底,但实际上真正触底后,谁都抄不了底,因为谁都明白“便宜没好货”。

  今天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已经是深入内核的诚信危机。今天的房地产信心危机是多重的,既包括宏观经济所带来的信念迷失,更包括积淀以久的公信力缺位和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下滑。摧垮消费者信心支柱的,除了近期的金融风暴和降价风潮,更关键的在于由来已久的开发商过度炒作,摧毁了舆论和行业的公信力。这个曾经肥沃无比、林木茂盛、碧野连天的行业,因为过度砍伐、滥用资源而苦果自食。

  房地产的过度炒作,是几年来概念地产所带来的一种后果,开发商只炒作概念,而缺少实际的产品品质支撑。而部分媒体,由于与开发商实质上是互有所求的微妙关系,出于利益上的共谋,无法秉持客观与公正的立场,成为过度商业化的“御用媒体”,不惜断章取义、哗众取宠,或者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最终带来了行业诚信和社会公信的双重沦陷。

  诚信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无论是企业、媒体还是消费者,都应当从今天开始,逐步走向理性,从自身做起,重新建设整个行业环境的诚信内核。从开发企业的角度,是强调怎样做好自己的产品,是合理地确定自己的产品价格,正如广州颐和集团的观点:对于开发商而言,不能在旺市中随意涨价,也不能在淡市中随意降价,而应本着保障业主利益的角度,坚持品牌建设。从媒体的角度,是勇于担负社会公器的职责,把社会责任提到第一高度,直面存在的危机,重建自身的公信力,当好社会转型期的守望者。而消费者也应提高理性的认知,拿出自己的判断和主见,不会因为价格的涨跌而盲目跟风。

  中国房地产的低谷,实质上是信心的低谷,是诚信的低谷,它势必经历一个新的轮回,虽然这个轮回注定任重道远,耕耘不怠,但带来的一定是根深叶茂的锦绣世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