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听信“一次性交费”跌入保险理财陷阱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09-01-20 14:00:00

投诉时间:2009年1月7日投诉人:王先生 2007年12月初的一天,已经退休的我正在家休息,接到了新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来电的意图是邀请我到他们的服务部听理财讲座。我想,反正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接受了对方的邀请,如

 投诉时间: 2009年1月7日投诉人:王先生

 2007年12月初的一天,已经退休的我正在家休息,接到了新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来电的意图是邀请我到他们的服务部听理财讲座。我想,反正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接受了对方的邀请,如约参加了这个讲座。

    在当天的讲座上,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该公司旗下的理财产品,并称投保利润比投资国库券和银行储蓄利率都高,也比炒股票安全,他们还列举了很多例子,动员我们投保。

    当月月底,保险公司的三名业务员到我家上门推销一种 “两全分红型”保险,当时我说:“我们退休工人现在的医疗保险都做得很好了,不再需要保险保障了。”但是他们对我说: “这可以作为投资理财,一次性缴费,满5年后还本付息。”在他们的一番劝说下,我当即决定投保1万元,他们看到我活期存折上有1.6万多元,就建议我投保1.5万多元。

    几天后,保险业务员陪我到了广东路上的一家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并把合同书送到我的家里让我签字。我读了一下合同,那么一大本保险合同,其中的一些条条款款我根本就无法理解,提出询问,对方都没有正面回答,得到的回复只是 “这是一次性交费”,总共1.5万多元,到期还本付息。

    可是到2008年6月初,当初为我办理保险的一个业务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你投保的两全分红型保险每年都要付费。”当时我就感到很惊讶,不是说一次性交费吗,每年交纳保险费,我根本无法承受。

    当月下旬,该公司另一个业务员来到我家,我就询问说: “当时买的保险是一次性交费还是每年交费?”当时他肯定地告诉我说是“一次性交费”。在我的要求下,他当场为我写下了书面凭证,于是我就放心了。

    可到了2008年年底,我收到保险公司的两份交费清单,还接到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我 “是否收到保险公司寄来的交费清单?”我在电话中将保险业务员当初的允诺告诉了那个工作人员,并决定要向投诉部门当面提交有关证据。

    随后我去了保险公司的投诉部门,向他们提供了一个保险业务员写的书面承诺书复印件,同时向保险公司提出全额退保、赔付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要求。工作人员当时称在几个工作日内给我答复。

    几天后,我被通知到保险公司参与一个协商会。在会上,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我被那个业务员欺骗了,而且现在连保险公司都无法找到那个业务员了。另外,他们还要求我把存在银行内的定期存款取出来缴纳保险费,并对我说交满5年共计近8万元后将会有4万多元的利息。他们告诉我: “银行的利息是2.52%,而保险公司利率是5%。”可是这些情况在合同里并没有细则明文约定,我决定不再相信保险公司的说法了。

    这些情况我已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投诉。

    我认为,这是保险公司精心设置的骗保陷阱,他们打电话邀请我去听投资理财讲座,当初吹得天花乱坠,称回报率是如何高,但是这些在保险合同中都没有写明,而且还误导我购买了保险。这些所谓的理财讲座,实际上是骗钱的陷阱。我希望有关的职能部门能够严惩这种欺诈行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