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江西赣州开展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纪实

来源:赣南日报 2009-01-19 08:36:34

近年来,我市把“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来抓,作为塑造农村新风貌、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的科学和谐发展。   目前,我市160多万农户

 近年来,我市把“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来抓,作为塑造农村新风貌、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的科学和谐发展。

  目前,我市160多万农户中, 98.2%以上参与了创评活动,对提出贷款需求的“文明信用农户”发放贷款4.8亿元,9.7万户种养大户从中受惠。

  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创评活动

  为保证创评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市在建立健全创评活动推进机制上进行了大量探索。

  “四包一联络”工作机制是我市在创评活动中的亮点。通过在全市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和每个村指定一名干部担任联络员的“四包一联络”工作机制,创评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量化。

  为使创评工作公平公正,我市对创评活动实行“三评四榜”制度,即农户自评、农户互评、公评公议会总评,互评后在本小组张榜公示、总评后在本村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后在本乡镇(或集镇)张榜公示、县(市、区)审定后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公示期间对收集到的群众反馈意见逐条进行核实,有效杜绝了个别乡村干部“唯亲是选”的现象。

  我市还将创评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文明村镇创建、 “文明和谐家庭”、“十佳好邻里”、“十佳计划生育光荣户”等创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评工作与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融为一体。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有优良表现和持续保持良好道德的信用农户及时提升信用档次,对有不良行为的“文明信用农户”降低道德档次和信用等级,促使“文明信用农户”持续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先进。

  强化激励,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创评活动就是为了让农民得实惠。在创评活动中,我市全面拓宽创评活动的惠民领域。对“文明信用农户”在子女上学、就医就业、农机扶持、社会保障、办证办照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优惠和政策照顾。落实额度放宽政策,将最高额度提高到30万元,坚持简化手续、限时服务,让信用农户凭身份证和《文明信用农户贷款证》在1个工作日内办好放款手续。调整利息优惠政策,在同等档次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给予10%至30%的不同优惠,通过利息优惠引导信用档次低的农户向信用档次高的农户看齐。在落实好政策激励的同时,还对“文明信用农户”进行了表彰。

  诸多优惠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参评热情”、“创业热情”和“守信热情”,一时间全市农民掀起了一股参评、创业、守信的热潮。

  开展创评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广大农民都成为有道德、讲诚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文明信用农户”的示范帮带作用。

  在创评活动中,全市共评出了“文明信用农户”18.4万户。在“文明信用农户”创评“一帮一”或“一帮多”活动中,每户“文明信用农户”都至少帮扶了一户以上农户,不断扩大创评活动的群众基础。

  “要致富,先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如今已经成为赣南新型农民的共识。

  架起信用桥 引领致富路

  ——南康金塘村创评“文明信用农户”实现多赢

  ○赖虔平 蔡伟平 记者张鑫敏

  “创评‘文明信用农户’不仅让我名闻乡里,而且还享受到了贷款、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谈到创评“文明信用农户”,南康市龙岭镇金塘村墙背组“文明信用农户”王侦乐得合不拢嘴。在“文明信用农户”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他贷款10万元兴办了一家玻纤厂,去年产值达到200万元,一年的纯收入就达到20万元。

  自从南康市龙岭镇金塘村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像王侦这样享受优惠政策的农户已达567户,创评率达到92%。

  多年来,由于信用缺失等原因,农村信贷普遍存在“两难”局面:一方面农民贷款难,发展产业缺乏必要资金;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有资金却不敢轻易发放贷款,担心贷出的资金难收回。南康市通过深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在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之间搭建信用桥梁,让农民通过自身道德信用建设获得实惠。

  “讲信用,得实惠”,金塘村村民对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的理解简单而朴实。

  在创评“文明信用农户”工作中,该村把道德建设和信用建设两大部分合在一起,实行双百分评定制,印发表格让群众按标准打分,并推行了“三评两榜一确定”的创评办法。“三评”即家庭自评、村小组互评、村公评公议总评;“两榜”即在村小组互评结束后,将评分结果和道德信用档次公榜,在创评小组审评后,根据反馈名单进行第二次公榜,以便群众进一步比较确认。严格的创评程序,确保评议公开透明、公正可信,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

  对“文明信用农户”,该村有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尤其是农村小额优惠信贷,给广大“文明信用农户”发展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文明信用农户”在就医、子女上学、就业安排上享受优惠和优先。

  政策的落实让广大“文明信用农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目前,全村发放小额信贷167户,累计发放金额达243万元。

  如今,全村“文明信用农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各种特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农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道德信用建设更使得该村民风日益淳朴。

  诚信让他走上致富路

  ——记“全省文明信用农户标兵”刘龙珠

  ○邱日来 蔡伟平 记者张鑫敏

  赣县茅店镇洋塘村村主任刘龙珠是一名朴实的农民,年收入却超过20万元。他告诉记者,是诚信让他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刘龙珠被评为“全省文明信用农户标兵”,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糊弄泥巴的农民,以前家境非常贫困。” 刘龙珠告诉记者。

  虽然出身农民,但刘龙珠并不安于种田。1993年,他把自家的责任田挖成鱼塘,搞起立体养殖,当年纯收入就超过1万元。虽然尝到了养鱼的甜头,但资金困境使刘龙珠的养殖规模始终上不去。

  2005年,赣县开展“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刘龙珠成为该县第一批“文明信用农户”,并连年被评为县里的“文明信用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后,刘龙珠不断扩大种养规模,建立了猪—沼—果(渔)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基地,从此迈上了致富路。如今,他年培育鱼苗5000万尾,年出栏生猪近200头,还在家门口建了一个休闲垂钓中心,和人合办了一个砖厂。

  刘龙珠告诉记者,当初他曾向银行贷款5000元,但由于资金一时无法周转,到了年底无法还贷。为了按时还贷,他东借西凑,甚至典卖家当。镇里信用社得知此事,深深地为其恪守诚信所感动,第二年破例又给他贷款1万元。

  自身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刘龙珠开始思量着帮助全村人致富。

  1999年,他以全票通过当选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带领群众开挖果园200亩,家家户户都养鱼、养猪、种果。一年后,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基地和鱼苗孵化基地。

  靠诚信致富的刘龙珠在带领乡亲们致富时,时刻不忘对村民进行文化道德教育。“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开展以来,洋塘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村风民风淳朴。2008年,茅店镇洋塘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全省十大和谐村庄”荣誉称号。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