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担保:安徽发展“加速度”

来源:安徽市场报 2009-01-16 14:03:08

“马上就过年了,资金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我们企业春节后可能就开不了工了。”日前,合肥市一家服装厂老板赵磊(化名)告诉记者。最终,赵磊凭借自己到手的订单,通过合肥市一家担保公司,获得了50万的贷款。“

 “马上就过年了,资金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我们企业春节后可能就开不了工了。”日前,合肥市一家服装厂老板赵磊(化名)告诉记者。最终,赵磊凭借自己到手的订单,通过合肥市一家担保公司,获得了50万的贷款。“这可是企业的救命钱啊!没有担保公司,现在从银行贷款太困难了。”

  现状:

  安徽兴起“担保热”

  2008年12月29日,省经委六楼会议室,一家名为皖银担保的担保公司正式揭牌。它是近期成立的众多担保公司中的一个,我省“担保热”趋势愈加明显。

  “截至2008年10月末,全省实收资本20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有104家(不包括担保兼营机构),注册资本86.19亿元,实收资本91.1亿元,累计为8497家中小企业提供11861笔担保服务,担保总额达181.8亿元。”安徽省经委中小企业局叶翠云副局长告诉记者。

  云集担保业的各路资本可谓来自四面八方,既有政府引导资金或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的投资,也有来自于实业领域的民营企业。

  叶局长告诉记者,104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出资性质划分,国有独资20家,国有控股30家,国有法人投资10家,其余为民间投资或控股,民营担保机构占总量的四成以上。

  由于社会资本的涌入,安徽担保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前期以政府引导资金为主,如今已演化为国有、民营两分天下态势。目前,不但担保公司的数量迅猛增加,单体规模也大大“膨胀”,比如,近期成立的皖银担保注册资金就在1亿元。

  担保业的触角也进一步延伸,省、市、县三层均有。2007年12月11日,在芜湖县2007年银政企合作恳谈会上,安徽广和投资担保集团公司挂牌成立,这是我省第一家县级担保集团公司。

  担保业的业务规模更是快速增长。合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负责人刘德旺告诉记者,2008年前11个月,该公司已为239家中小企业提供9.6亿担保额,同比增长58%。这个数字,几乎占企业2002年成立以来担保总额的三分之一。

  短短一年,业务量就达到前5年业务总量的一半,增速之快,可见一斑。而从这一个企业的发展数字背后,我们也能看到正在飞奔发展的安徽担保业。

  内因: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如今发展得红红火火的华锋制衣,当初是由几个下岗的国企工人创办的。创办之初,没有土地和厂房,固定资产只有不多的缝纫机,到银行贷款屡屡碰壁。怎么办?华锋制衣的几个创办人找到了合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就凭你们的干劲和手里的订单,我们愿意作担保!”担保公司的一句话,打消了华锋的顾虑。经担保,华锋公司获得了贷款,开始滚雪球似的发展。

  “为更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是我们政府致力于推动担保事业的重要原因。”叶翠云如是说。

  她表示,担保热的出现,最主要原因是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普遍遭遇的“融资难”问题。省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省中小企业14.6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7913户。叶翠云表示,2008年全省90%以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也就意味着全省至少有13万户以上的中小企业因为“缺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而一大批担保公司的出现,则为中小企业融资找到了新的路径。

  “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要从法律政策上予以创新,更应该提供良好的公关服务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政府不可能一一兼顾。但政府通过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路径,则能实现政府有限资金的放大效应。”叶翠云表示。

  “担保公司成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杠杆,为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从而收取担保费用。”皖银投资担保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军解释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为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之外,我省不少担保公司实质上还在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借贷进行担保,也不排除个别担保公司直接对一些小企业进行贷款。“但贷款利率可能要低于民间的高利贷,高于银行,手续与贷款成本却比从银行贷款简省了很多。”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一些担保公司的老板原本便是担保公司的客户或合作伙伴,一经接触担保业务,很快便发觉该行业的“钱途”和潜力,转而加入担保大军。

  这无疑是吸引各路资本蜂拥而入担保业的根本所在。

  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担保业作为一个行业第一次在安徽形成了规模,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不但使中小企业拥有了一条商业银行之外的方便、快捷融资渠道,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平抑了民间借贷利率,限制了高利贷发展。

  风险:

  反担保措施严把关

  合肥一家企业曾通过合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获得贷款后发展迅猛。可当企业老板第二次找信用担保公司时,却被拒之门外。提到这家企业,刘德旺是一言难尽:老板嗜赌如命,企业管理混乱,老板娘管财务,小舅子抓生产,小姨子跑销售,都争着往自己的口袋里捞钱,这样的企业怎么能继续做大做强!给他们担保贷款,那风险不是太大了?

  的确,做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最担心的也就是风险。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可确定因素,风险性较大。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也必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皖银投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部经理张军实话实说。

  因此,我省很多担保公司的经营模式为,一方面,担保公司为资金闲置和需求双方牵线,收取担保费等,另一方面,则通过反担保措施等,尽量保证提供者的资金安全。

  例如,要求资金使用者提供房产、车辆等抵押,强制公证、签署资产处置委托书等,一旦其无法偿还或不愿偿还,资金提供者有两个选择,要么将抵押的房产、汽车正式划归自己名下,要么由担保公司先行代偿本息,而将抵押的资产转让给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再去处置。

  “这实际是变相增加了资金使用者的违约成本,而对于担保公司而言,也扩大了业务范围,还能一定程度上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褒优贬劣,定期在报纸上发布《诚信企业公告》,是合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促进企业规范发展的有效手段。“担保融资是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做大做强一批企业才是最终目标。”刘德旺告诉记者:公司在做好担保业务的同时,还通过委派财会人员、参与项目论证、改革方案设计等方式,规范和强化受保企业的内部管理,让信用在担保业真正得到体现。

  未来:

  繁荣下隐忧乍现

  不过,担保业繁荣的表象下也暗藏一些隐忧,而有些问题则已暴露。

  去年年底令业内震惊的河南“思达系”解体事件中,被套于金基不动产的债权人出现了该省几家担保公司的身影。

  显然,这些已露的端倪也给快速发展的担保业敲响了警钟。

  “即便在国际上,属于资金信用行业的担保业也是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但目前很多资本有投资冲动,一窝蜂进入担保业,很容易埋下行业大起大落的隐患。”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处于上升期,繁荣往往会掩盖暗存的问题,但洗牌是时间问题,估计后年、大后年可能会是一个问题的爆发期。”

  “我省的情况要好的多,最起码目前还没有听到这样涉及到担保公司的大宗贷款案件。”叶翠云说。

  在省经委正在组织上报争取国家申请补助资金项目申报的46家担保公司材料上,记者看到,绝大部分企业填写的代偿率都是零,少数公司代偿率是1%,最高为1.8%,均低于代偿率不得超过担保贷款总额5%的国家规定。

  “但零代偿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理解,就是很多亟需贷款的中小企业,因为贷款风险较大并没有从担保公司获得担保,资金困难并没有得到解决。”在一次担保行业的内部交流会上,省经委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士实事求是地指出。

  记者了解到,除了企业自身有着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之外,我省相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出台各项措施,保障担保业健康有序发展。我省各级经委会同有关部门承担着本地区担保行业的监管和服务的职责,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引导行业不断发展。省经委每年都组织召开担保工作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并加大检查督办力度,推进了我省担保业的规范发展。建立了银保企相互合作的互动平台。每年都与金融部门组织召开中小企业银企合作相关会议,并邀请担保机构参加,扩大了担保业的影响,促进了银保企的了解和合作。此外还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担保机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加大对规范发展的引导,在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才是信用安徽发展担保业的可行之道!”叶翠云总结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云南购买无人机将实名制登记


网易 2017-05-15 11:26:22

江苏:以绿色信用制衡“黑色”企业


经济日报 2016-10-08 07:34:1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