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福清市法院统计,该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有半数以上是因诚信问题而产生的。该院自2007年9月提出“诚信执行”以来,至2008年10月已执结案件341件,促成和解结案186件,因案件执行问题引起的信访也明显
据福建省福清市法院统计,该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有半数以上是因诚信问题而产生的。该院自2007年9月提出“诚信执行”以来,至2008年10月已执结案件341件,促成和解结案186件,因案件执行问题引起的信访也明显减少。“诚信执行”何以能化解“千千结”?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诚信执行”的发起人——“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翁为民。
“当了多年法官,我发现查封的财产往往无法变现,致使案件难以执行,是因为到执行阶段的案件,诚信缺失得非常严重。古语云,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又说,民无信不立。所以,如何让当事人重拾诚信,是执行的关键,这样就形成了诚信执行的理念。”翁为民直陈心语。
“诚信执行,首先是法官千万不能忽悠当事人!”翁为民解释说,“对于执行案件,能办的一定尽快办,不好办的商量办,不能办的一有线索随时办,穷尽所有执行措施也不能办的,法官要做好释明工作。”他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件:
2005年1月,福清法院判决被告翁某应赔偿原告陈某损失18.5万余元。但翁某在两次被拘留后仍一口咬定无钱赔偿,后来干脆躲到外地。申请人的父亲怀疑法院执行不“诚信”,因为翁某与执行局某位干警是堂叔侄关系,认为案件未执结是该干警通风报信造成的,于是长年上访。
2008年6月20日,法院接到举报,称翁某赚了钱要回乡请戏班风光一场。翁为民假称带干警到江阴镇执行,却半路改道到沙埔镇对翁某实行司法拘留。经查,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上曾有三五天内存取6.2万元现金的记录。但翁某仍称无钱赔偿。最后还是那个被怀疑报信的干警做思想工作,在其提供担保的情况下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翁某分期赔偿申请人11万元。此案不久便得到履行。陈某的父亲专程来到法院向那位干警道歉并致谢。
“讲诚信,就是要让当事人重回诚信轨道,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人为什么要先礼后兵呢?翁为民分析说,假如一开始就动用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措施,就可能造成被执行人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使当事人产生抵触情绪,越来越不讲诚信导致案件难以执行。
几年前,林老太的堂姐夫向她借款2.1万元,约定借款利息为两分半。后来堂姐夫去世,她堂姐虽年近古稀,仍表示愿承担债务。但丈夫生前欠下100多万元债务,家中经济收入全靠儿子在南非劳务。唯一的两间房屋因台风导致部分倒塌,无法评估拍卖。
“有些当事人心结打得很死,需要耐心开解。一天解一点,铁杵磨成针,说不定哪一天心结就松了,这时和解机会就来了。诚信永在心,以德换真情,讲诚信,就需要耐心细致!”翁为民为了此案,带着执行人员数十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从亲情入手,动员林老太将利息减为1分。林老太从开始时的坚决不同意到同意,其堂姐也被执行人员的诚心所感动,多方筹款,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一次性支付45950元给林老太。一起历时9年的信访案件被成功执结。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