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俊、韦旭……金融风暴袭击之下,东莞频发一些企业走佬案,工人瞬间流离失所,供应商叫苦不迭;生意场上的人们也是互不信任,“现金为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当
合俊、韦旭……金融风暴袭击之下,东莞频发一些企业走佬案,工人瞬间流离失所,供应商叫苦不迭;生意场上的人们也是互不信任,“现金为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当下生意人的口头禅。种种图景,指向的均是同一个问题:信用稀缺,东莞该如何应对?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东莞“两会”召开在即,一些政府机关、金融界、企业界和民间人士日前参加了一个由媒体举办的“东莞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共同呼吁东莞信用体系的创建。这个研讨会吸引了多位政协委员的关注,有政协委员表示,创建信用体系的社会思潮已然形成,他们将把研讨会的成果转化为提案,带进今年的“两会”。
正如人们所发现“忠诚”、“仁爱”、“和平”、“良善”、“节制”等各种品德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一样,“信任”同样是把人类个体维系成社会共同体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来说,信用关系更是经济结构中最为根本的关系。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人们诚实守信。没有信用,也就没有秩序和交换,也就没有市场的产生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经济秩序也就无法存续。
无疑,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自觉和现实体认,才有了当前社会各界人士对此议题如此高频度的集中关注。然而,有必要看见的是,社会信用状况虽然奠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和行为操守,但是,仅仅强调这一方面却还是不够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建设是和社会信用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硬币之两个方面。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信用行为、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的最重要力量,为社会信用的发展和信用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很多时候,失信事件的发生,固有其个人方面的因素,但是,某些不尽合理及不够完善的制度设计,也往往成为推波助澜的重要推手。仅就发生过的一些走佬案而言,我们在谴责这些一走了之的“落跑大佬”们的道德虚化和人性软弱之外,还应当看到,过于苛严的破产保护制度和高标的破产壁垒,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信用建设再度成为当下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之时,有必要提醒,重建社会信用,当有更全面的观察视野和更多元的努力方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