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众商家频频“跑路” 引发IT渠道的信用危机

来源:eNET 2009-01-06 16:05:17

目前在IT渠道中,信用交易仍然是重要的形式,但是频频出现的商家“跑路”,使IT渠道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德宝跑路   “德宝跑了,德宝的老板卷款逃了!”10月国庆黄金周刚过,这条消

   目前在IT渠道中,信用交易仍然是重要的形式,但是频频出现的商家“跑路”,使IT渠道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德宝跑路

  “德宝跑了,德宝的老板卷款逃了!”10月国庆黄金周刚过,这条消息就在昆明的各个电脑城内传开了。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德宝电脑上个月跑路的当天他就得到了消息,当他赶到的时候,众多债主已在瓜分所剩不多的东西。

  事情已经过去1个多月了,有关德宝跑路事件的版本出了很多个。其中一位原德宝电脑公司的员工曾私下向记者透露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版本:10月1日,德宝电脑的老板宣布放假三天,等员工3天后来上班时,老板却找不到了。刚开始时,该公司员工还以为老板有什么小事情来不及准时上班,但黄金周7天过后,却依然没有见到老板的人影,该公司财务到银行取款时,却被告之帐上近10万元的现金已被提走。消息传出后,人人恐慌,蜂拥而至的债主哄抢了德宝电脑所剩无及的货物。据估计,德宝电脑欠合作公司的债务至少在50万元以上。

  据了解,德宝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5月,德宝电脑在深圳、重庆、昆明等地都有分公司。昆明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发展势头一度不错,曾是磐英主板、小影霸显卡的云南总代理,年流水近1000多万元,但2003年上半年以来公司变得极为混乱,最后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死亡。

  知情人士表示,有关电脑公司欠款跑路,德宝不是第一家,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此前也发生过某电脑城DIY广场里的富通电脑跑路事件。对于富通电脑及德宝电脑的崩盘,一些经销商的评论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没有办法,它们只是想用50万元的资金做200万元的生意。”

  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对圈内既有游戏规则的默认和无奈。据记者了解,就在2003年上半年,“出大事儿”的并非富通电脑及德宝电脑。实际上,岁末年初往往是卷货、骗货事件的高发时间,而且越是生意难做、利润微薄的时候,卷货、骗货发生的概率就越高,一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商户利用经销商的投机和侥幸心理借机行骗,另外层出不穷的新骗术也让不少经销商防不胜防。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坏帐率的不断增加,已经让一些电脑公司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出这种事情最让人心情沮丧了”——一家经销商的老板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但是无奈也好,沮丧也罢,信用体系的堵漏查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挑战,因为日益增多的坏账率已将一些企业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有业者表示,从“富通电脑事件”到“德宝跑路事件”,这些事例再一次凸现了IT渠道信用的缺失和信用管理的漏洞,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市场顽疾依旧,凶险重重。

  渠道信用弊端

  资深业者表示,IT渠道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IT信用管理匮乏引发的巨额呆账、坏账的利润危机。这种危机源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账期模式”风险持续加大;另外是曾经给渠道企业带来高速发展的企业架构难以控制新发的风险;第三,目前IT市场的整体信用管理还处于初创阶段。

  “账期模式”对IT渠道来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据了解,目前的IT企业虽然众多,但绝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利润完全依靠流水,根本就没有资金进货。——而依靠账期模式长大的大型分销商,目前面对的下游伙伴同样是一批“账期型”企业。由于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前非常普遍、正常的放账模式,如今却开始爆发出巨大的危机。

  “目前爆发的信用危机基本上都是熟人引起的。比如像德宝电脑,后期管理比较差的时候,有些公司就不愿意给它做生意了,但是这中间有些熟人,托熟人的面子,最终还是做了。表面上看,滋生熟人信用危机的土壤是分销商信用管理的系统太傻,操作人员警惕性太低,而诈骗人又太狡猾。”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实际上,其深层次原因却有二:其一,随着市场重心从产品转向客户,传统的销售模式、渠道模式都在发生质变,经营的生存压力日益残酷,传统的渠道体系、信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其二,多年以来厂商与渠道、渠道与渠道之间的信用博弈,已经形成了一种怪胎文化,无形无影,但却难以破障而出。

  对于IT渠道来说,“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企业的生存就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发展。而坏账更会破坏企业的公众形象。

  有业者向记者表示,通过考核信用、评级、以及即使确认账款、预警、信用管理培训等措施,可以降低信用的危险系数。

  在IT渠道中信用管理一直是一个所有企业讳莫如深的话题,但是回避并不能改变问题的结局,在完善内部信用管理的基础上,只有全行业共同面对,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将IT渠道的损失降到最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体系如何为企业“解渴”


网络 2014-05-21 09:30: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