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以信用消费促进内需福耶?祸耶?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网 2008-12-31 15:48:26

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惊涛拍岸中却给我们传递出了至少两个信号:一个是中国经济发展一定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另一个是面对以透支消费为代表的信用消费在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要如何“扬弃”地学习

  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惊涛拍岸中却给我们传递出了至少两个信号:一个是中国经济发展一定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另一个是面对以透支消费为代表的信用消费在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要如何“扬弃”地学习?目前中国的土壤是否已经合适其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有利内需不能因噎废食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经济体几乎都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是西方发达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资料显示,在美国,商业信用消费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就平均增加2498万美元。

  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信用消费相对滞后。美国信用消费比例高达90%以上,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2/3左右;日本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1/3以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信用消费也非常普遍。而据估算,我国信用消费比例不到20%,2006年信用消费额仅占总消费额的3%。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赵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信用消费的条件。她认为,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信用经济时代。

  面对记者提出的此次金融风暴的始作甬者是否是美国的信用消费的质疑,赵萍表示,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全民超前消费导致的,美国金融机构发放的实物类贷款不到20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房贷、工商企业贷款和其他消费类贷款,但衍生金融产品的规模却达到了400万亿美元,所以最终引燃了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不应该、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转向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

  条件欠妥需三思而后行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扩大国内需求在此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就如何保证消费的持续增长,有观点提出要提升信用卡的普及率,放贷给全民。

  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贾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说,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是先挣后花,量入为出。我国的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不确定的预期,使得老百姓不愿意选择过度透支的消费方式。

  他认为,以增加信用卡投入量来刺激内需的信用消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依次为民众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充足的就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整个社会信用消费价值观的确立。而以上条件,贾晓东认为目前并不具备。首先是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比重加大。2007年大学生就业率官方统计为70%,即便如此,总量400多万名的高校毕业生中仍有100多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也证实了贾晓东的担忧。蓝皮书预测明年大学生失业率会超过12%,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150万大学生2008年底难以就业。另有消息称,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有780万已提前返乡,就业压力在春节后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其次,贾晓东认为,80后的年轻人虽然已经工作,但受到收入的限制并不是构成消费能力的主流。信用卡消费主力人群的年龄段应该是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出生的人,但这部分人又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养老、子女上学等问题在这个阶段人群中普遍存在。

  而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等悲观情绪也会在人群中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欲望。

  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也是目前推行信贷消费的难题之一,需完善配套金融措施。他同时建议要在中小城市加大信用消费渠道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加强信用消费的网络安全建设。他这才是在保证我国目前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信用消费的有效之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