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考生诚信从“口头纪律”升级为“白纸黑字”

来源:东快网 2008-12-23 11:10:04

先说说,这阵子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件事儿——因涉嫌在今年高考中帮助儿子作弊,福建霞浦县教育局招生办主任日前被立案调查。   考试舞弊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是考生诚信的问题再度被拷问。无独有偶,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

先说说,这阵子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件事儿——因涉嫌在今年高考中帮助儿子作弊,福建霞浦县教育局招生办主任日前被立案调查。

  考试舞弊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是考生诚信的问题再度被拷问。无独有偶,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明年起,参加高中会考要签诚信承诺书,以往考前的“口头纪律”将正式行文成“白纸黑字”。

  事实上,签诚信书也不是新鲜事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高考、自考、考研、四六级等考试中,都要求考生在考前认真阅读并签字认可承诺书。

  承诺书兴起

  在考试中频频露脸

  一年一度的“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马上就要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明年1月份进行的此次会考,将首次要求考生在考前签订一份特殊的承诺书。

  通知规定,此次会考将在考前组织在校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社会考生在领取考试通知单时签订“承诺书”。“承诺书”由县(市、区)会考办保存,“不签订承诺书,不得参加会考”。

  “承诺书并非首次出现,此前福建高考和成考都要签订这种诚信承诺书,但会考也要签订却是第一次,这是跟高考相适应的做法。”福三中校长黄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这种承诺书在各类考试中频频出现。北京、河北、江苏、福建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会在学生考前发下一张《诚信考试承诺书》,而学生只有在这份承诺书上签字了才能参加考试。

  同时,要签《诚信考试承诺书》的考试门类也增多了。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国家的一些教育统一考试,包括高考、自考、考研、四六级考试等,都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并签字认可承诺书。

  黄林认为,承诺书频繁露脸,倒不是说学生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诚信问题。

  福州格致中学校长游振平则认为,签订承诺书的出发点无可厚非。“诚实守信是为人的基础。从一个人的发展来看,这是基本素质教育,青少年时就要及时制约考试舞弊等不守信的行为,不然现在是违纪,成年后有可能就是违法了。”

  一纸承诺书

  能否让舞弊止步?

  这类承诺书,还出现在网上报名中。去年,福建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就要求每位考生在考前认真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的有关内容,了解考生守则和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事实上,有参加过的学生坦言,“直接点'接受''就行了,根本就没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而福州某中学的李同学也表示,在网上注册ID或申请电子邮箱时经常见到各种协议,只要一路“确定”、“接受”就可以了。“也只有接受啊,不然就无法报名。”

  那么,这一纸承诺书能否让舞弊止步呢?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曾经做过一个在线调查,当时有2106人参加,71.5%的人认为《诚信考试承诺书》“基本上形同虚设”。88.8%的人认为这一协议已然“没有必要,诚信绝不是简单地签个保证书就能达成的”。

  游振平表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能完全依赖这一纸承诺书。即使签订了“承诺书”,作弊事件仍然不可避免。这只能作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

  黄林则认为,与考前的“口头教育”相比,正式行文的考试纪律不再是说说而已,每一条都是有据可依,对违规学生的处罚也会更有力度,对舞弊现象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培养孩子诚信

  父母要言出必行

  那么,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诚信制度?

  中青报和腾讯网的联合调查显示,最受公众认可的是“从小进行诚信教育,靠父母言传身教(60.2%)”、“合理的奖惩措施,应该有比《诚信承诺书》更有效的方式(45.2%)”、“每个人建立诚信档案,不良记录直接影响升学和就业(43.6%)”、“健全法律法规,只有法律才是硬约束(35.4%)”。

  有网友说,能不能来点实实在在的管理措施?比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银行、司法等部门的记录联网,将所有污点一并载入,如果失去诚信,将来贷款、找工作都面临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国人的诚信观,看看谁还有胆子拿自己一生的名誉开玩笑?

  游振平认为,除了签订承诺书,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水平,自觉自愿做到诚实守信。

  “要告诉学生一个理念——签订承诺书,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诚信要从小养成,从每个小细节做起,它对人一辈子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黄林说。

  他认为,培养学生诚信需要社会氛围的支持。学生现在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要做到言出必行。

  “如果若干年后,每个人都能提高诚信度,自觉遵守考场各项纪律,这个承诺书就没有签的必要了。所以,承诺书只是当下过渡阶段的产物,并不是管教孩子的目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9种严重交通违法 今后要受到失信惩戒


都市快报 2016-12-05 07:47:00

打击电商刷单 构筑社会诚信该由谁考虑


中国经济网 2016-06-02 15:18:42

留学咨询专业 诚信仍待提高


新京报 2015-11-30 09:58:19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