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王凯:消息面点燃信用品种多头热情

来源:路透 2008-12-19 13:41:51

路透上海12月19日电--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力求自保的同时,还能对促进经济稳定做出怎样的贡献?从上周末国务院的意见来看,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是一种办法。这或许意味着,明年交易所的信用产品供给将会增加,“新政&rd

 路透上海12月19日电--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力求自保的同时,还能对促进经济稳定做出怎样的贡献?从上周末国务院的意见来看,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是一种办法。这或许意味着,明年交易所的信用产品供给将会增加,“新政”意在引来银行的活水以求交易所债市的供求均衡。

  交易所市场的信用品种在进入12月以来的表现就明显强于国债,国务院第一次对推动商业银行资金进入交易所市场明确表态,更加推高了交易所市场投资者的热情。不过对于交易所的信用品种,特别是无担保的品种,过度炒作的苗头正在显露,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在12月的前三周里,上证企债指数上扬2.04%,是上证国债指数同期涨幅的两倍。

  除了支持公司债,似乎看不到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的必要。一方面,托管在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占到整个债券市场规模的绝大多数,即使对银行开放交易所市场,银行新增的投资范围也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资金严禁进入股市,所以银行资金恐怕也无法参与交易所市场的回购交易。

  国务院最近下发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30条意见中还指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工具。积极鼓励参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就此可以看出,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试点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点在于信用品种供给的增加。

  对于交易所债市而言,供给增加现象还难觅踪影。恰恰相反,包括分离债和公司债在内的新券发行倒是停下来有两三个月了。供给不见,资金近期反倒有可能涌进来,交易所的狂热也在情理之中。交易所三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同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周四报177.8个基点(bp),比月初的水平升逾10bp,而银行间市场的这个利差则上升了近40bp。

  对于交易所的无担保信用品种的多头,可能需要冷静一下。即使我们忽略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后该由谁来监管的讨论,假设这一举措可以短期内实现,今后银行资金对于无担保品种的兴趣可能也非常有限。

  首先,目前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只有不到4%的规模投资于除国债、央票和金融债以外的品种,其中的无担保品种的投资的绝大部分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尽管随着央票的停发,商业银行在短期券的配置需求可能转向短融和中票,但对于期限更长而且发行方资质达不到AAA的无担保品种,商业银行能有多大兴趣,投资者需要心里有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