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名助学对象居然有114名不符合资助条件。最近,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一本厚达98页的报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报告披露,许多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的孩 子居然还接受捐赠人资助。热心捐助竟遭遇诚信缺失,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走访40户三成多
600名助学对象居然有114名不符合资助条件。最近,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一本厚达98页的报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报告披露,许多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的孩
子居然还接受捐赠人资助。热心捐助竟遭遇诚信缺失,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走访40户三成多不合格
前段时间,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与韶关签订了助学协议,拟资助600名孤儿每人三千元助学金。收到基层上报的名单后,促进会出动义工进行了实地家访,访问率达到85%。
核查结果令人意外,有的县上报的名单合格率仅七成;最“离谱”的一次,推荐了45人,走访了40户,不符合资助条件的高达15户,占三分之一强。不符资助条件的情况多种多样:有住三层楼的房子、家里有摩托车的,有家里装液晶电视的,有的是村干部的亲戚或“关系户”,还有的监护人半路阻挠义工家访……
义工阿清告诉记者,有一名孤儿,监护人是他叔叔,是一个年收入有十几万元的养猪专业户。而这名孤儿有自己的房间,房里有暖风机、MP3等小家电,可以看出孩子已得到了合适的照顾。
一位义工说:“并不是希望人家贫困,但老实说,连我家都没有这么高的收入,放着那么多困难的孩子不资助,为什么要资助条件不错的呢?这对捐赠人的资金也是一种滥用。”
基层上报名单问题多多
促进会的负责人表示,基层上报资助名单还存在名额分配不合理、重复推荐等情况。
有两姐弟都是孤儿,却只报了一人,对方的解释是“希望受益面更广一些,另一人留给下一批资助”。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解:我们的资助名额都用不满,怎么还“留给下一批”?此外,交通便利的城区与市区,分到的名额多,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边远地区学生,反而报得少。
重复推荐的情况在某些县也较为突出,即已有人资助的孩子,又被重新报了上来。义工们分析,这种情况倒不是基层有意“造假”,而是出于报了名“占了名额再说”的心理。义工们去家访,要当地干部带路,他们不少表现出惊讶:怎么还要核查?有人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表现得有些不太情愿。
一路家访,义工们最感困惑与心痛的是,一些孩子已经辍学。义工宋君参与了90户家访,她说,这种情况在初高中特别突出,除非成绩很好,有较大把握考上大学,否则,一些孩子便不愿意再读下去。
诚信缺失成慈善绊脚石
对报告写出的问题,上报名单的部门进行了解释,称当时选取孤儿的依据是早先所做的调查,事过境迁,部分孤儿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有部分搬迁,或外出打工了,到实际资助时,他们会进行核实。
然而,种种有意为之的弄虚作假和无意为之的“粗枝大叶”,使得公众普遍持有“不想捐”、“不敢捐”、“不放心捐”的心态。有识之士担心,诚信的缺失几乎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最大绊脚石。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