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成都:刷信用卡忘还款 不良信用留两年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08-12-15 08:38:22

《征信管理条例》有望明年出台,非银行信用信息加速纳入央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市民的个人信用记录中将不仅包含与银行打交道的记录,交通违法、水电费缴纳、纳税情况等行为也很可能被包括其中。   “今年

  《征信管理条例》有望明年出台,非银行信用信息加速纳入央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市民的个人信用记录中将不仅包含与银行打交道的记录,交通违法、水电费缴纳、纳税情况等行为也很可能被包括其中。

  “今年初《征信管理条例》已被纳入国务院规章立法计划,有望明年出台。”央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科科长陈晓松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该《条例》的出台将明确哪些信息可以被征信机构采集,加速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个人信用报告使用的范围也将拓宽。目前,川内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时已将个人信用记录作为参考信息之一。”

  记者打探

  今后趋势

  个人征信系统 信息每月更新

  位于二环路南二段的央行成都分行大厅,记者出示身份证、填写申请表,很快拿到了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两页纸的报告里包含了姓名、证件、住址、联系方式、职业、信贷记录等基本信息。记者从来没有到央行填写过任何资料,这些信用信息从何而来?

  “央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下称‘个人征信系统’)中的银行信息,都来自市民与银行发生关系时填写的资料,以及每月还贷款的记录,这些信息由各个商业银行提供到央行的数据库中。”陈晓松说,个人征信系统的信用信息一般每月更新一次。

  “系统本身并没有下结论的功能,更没有‘黑名单’。”陈晓松告诉记者,事实上,系统仅提供信息,是否提供贷款由银行决定,且不同的银行对信用不良的判断有不同标准,“有的银行对有3次连续逾期记录的就不发放贷款了,有的则可能宽限到5次。”

  不良信用可能造成拒贷,那么良好的信用对市民来说有何价值?记者了解到,良好的信用能在贷款利率、期限、金额方面得到优惠,甚至还能“把信用当钱花”,因为有的商业银行可能给个人发放不需要抵押或担保的个人信用贷款。

  今后趋势

  交通税务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今后,除了来自银行的信用信息,交通、工商、税务、社保、供电、燃气等部门信息将逐渐被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一个德国人驾车闯了红灯,没隔几天,保险公司便来电称,由于查到了他在交通上的不良记录,所以要求增加保险费,接踵而至的,是银行通知他的分期付款从15年改成10年,学校不再为他的孩子提供学费分期付款……这个故事反映了德国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

  而随着国内信用系统的完善,在成都出现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可能。

  记者了解到,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与公安部居民身份核查系统联网,即使某人从来没跟银行打过交道,仍能在信用系统中查到基本身份。央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张蕾莉说:“这就相当于给每个人建立了一个箱子,等待装入各种信用信息。”

  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位,央行在采集信用信息过程中遭遇不少难题,各部门也对哪类信息能够提供存在疑虑,而即将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有可能减少各种阻力。陈晓松透露,下一步成都市的土地违法信息也即将纳入信用系统。他认为,2009年与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将加速,“一旦条件成熟,电信、水电、公用事业缴费,法院判决等,能够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将迅速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特别提醒

  刷卡后忘还款 不良信用留两年

  张蕾莉告诉记者,近几年信用卡的使用面越来越广,一些市民刷卡后忘记按时还款,糊里糊涂地留下了不良信用记录,到了买房买车时被银行拒贷才后悔不已。“逾期归还按揭贷款的不良记录一般保留7~8年,而信用卡还款逾期的记录要保留2年。”

  如果市民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就得花时间修复信用。在不再出现信用卡逾期还款的情况下,不良信息将在两年后被系统屏蔽。

  陈晓松还提醒说,今后来自各部门的非银行信息都将按照个人身份证号,装入个人信用报告中,应尽量避免因外借身份证,造成别人的不良信用信息被记录到自己名下。向他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身份证复印件有文字的地方标明用途,并注明复印无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北京市公布第二批“诚信经营旅行社”


北京商报 2017-01-18 23:34:18

温州出台办法:企业劳动保障失信将入“黑名单”


温州新闻客户端 2016-10-26 10:56:59

浙江社会信用体系规划发布


浙江发布 2016-07-18 09:53:02

海南省居民可上网查个人信用


网络 2014-10-12 23:20:5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