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就安顺市农村信用社关岭县联社创建信用镇、紫云县联社创建信用乡进行验收,通过各项创建指标的监测、评估、实地考察,信用乡、镇创建完全达标。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我市农村信用社“
11月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就安顺市农村信用社关岭县联社创建信用镇、紫云县联社创建信用乡进行验收,通过各项创建指标的监测、评估、实地考察,信用乡、镇创建完全达标。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我市农村信用社“创建诚信环境,构建和谐家园”的发展新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诚信意识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出现缺失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导致“贷款难”问题成为一定时期内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枷锁。为营造诚信环境,唤醒人们的诚信意识,解决“贷款难”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创建信用村(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营造和谐诚信的环境,解决客户“贷款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创建信用乡(镇)又是对构建和谐环境的进一步升华。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信用社按照省联社关于创建信用乡(镇)的相关要求,积极投入创建工作,将关岭县断桥镇、紫云县宗地乡确定为信用乡(镇)创建试点乡(镇),确定试点乡(镇)后,两县联社在省联社安顺办事处的指导、协调下,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并取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近4个月的努力,信用乡(镇)创建各项指标均达到省联社要求,并顺利通过省联社的验收。
关岭、紫云信用乡(镇)的成功创建,拉动了全市信用工程的创建。截止11月底,全市已评定信用农户37万户,评定面达农户总数的87.2%,创建信用组337个,信用村43个,创建信用乡(镇)2个,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2.4亿元,新投放信用农户贷款7.2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8亿元,涉及农户经商、消费、种植、养殖等各个项目。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全市得到很好解决。
广大农户通过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从‘摆脱贫困’到‘发家致富’到‘建设小康家园’的一例例鲜活的事例,证明了创建信用村(组),打造信用环境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断桥镇吴某,从贷款5000元搞养殖起,一直和信用社打交道,直到如今贷款余额达50余万,办起了大型养殖场,建起了别墅、开上了汽车,谈到农村信用社,他激动万分:要是没有信用社长期的支持,那有我吴某人的今天。
信用乡(镇)创建后,辖内居民的信贷需求在享受“随用随贷,余额控制,一次核定,周转使用”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享受“利率降低,期限灵活”的优惠,广大农户在信用镇里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创建信用乡(镇),进一步提高了授信额度,扩大了授信覆盖面,优化了信用环境,深化了信贷支农服务工作。切实突出了“农村信用社是支农主力军”的地位,把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