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国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初显。社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已不再是一座难以企及的“空中楼阁”,而是切切实实地在中国社会中扎根、发展进而壮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国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初显。社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已不再是一座难以企及的“空中楼阁”,而是切切实实地在中国社会中扎根、发展进而壮大。
以2008年为例,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比上年度增长90%;固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加深加快融合,互联网通过手机向更多人群覆盖,互联网受益群体不断扩大;更多网民参与网上内容创造,“用户产生内容”、“用户产生应用”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亮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中国上网的农民数量快速增长,借助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偏远乡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然而,新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社会生活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渗透,互联网信用体制尚未健全、交易保障手段相对薄弱以及低俗网络文化日益抬头等诸多衍生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中国的互联网如何趋利避害,并在不影响社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同时,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良好网络风尚,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对此,在刚闭幕的第二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会议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表述,即“互联网的前途在于诚信,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诚信,互联网的各种有效应用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若没有诚信作为发展基石,只能产生一时的繁荣,而与基业长青的发展轨迹无缘,网络发展亦是如此。网络交易发展初期,部分经营者们为了迅速掘金,出现了一些经营错位现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网络,由此产生的经济纠纷让人们心有余悸,而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也备受质疑。不仅限于网络经济,诚信危机也已蔓延至网络文化领域:弥漫在这一新兴文化之中的低俗、恶搞现象屡禁不绝,少数网站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网上也有“替身”,社会的公序良俗受到极大挑战。一旦诚信危机愈演愈烈,则整个互联网的形象及公信力将大打折扣。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