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调控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大小问题,已经无需再做任何质疑。尽管上周末所54个基点的降息传闻没有兑现,但是周中多达108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远远超乎了市场预期。降息幅度创出十年来最大,而降息后的贷款利率距离历史最低也不过仅仅27个基点。
市场对调控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大小问题,已经无需再做任何质疑。尽管上周末所54个基点的降息传闻没有兑现,但是周中多达108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远远超乎了市场预期。降息幅度创出十年来最大,而降息后的贷款利率距离历史最低也不过仅仅27个基点。
政策的想象空间就此打开。对于投资者而言,完全可以肆意大胆地去估计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无论是进一步鼓励投资的资金规模,还是刺激消费的力度,甚至打破贷款利率的历史最低点纪录,都完全具有现实可能性。当然,尽管政策空间已经被打开,但是仍然不得不面对市场投资逻辑的考验。
事实上,单纯从已经公布的政策力度看已经并不算小。中央调控部门给出总量4万亿的投资规模,而公开数据所测算的地方政府投资规模总量已经达到11万亿,两者相加接近年度GDP总量的一半左右。以此为基础,再加上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已有政策保增长的效果其实已经获得乐观预期。但问题在于,市场的投资逻辑似乎却对此并不认账。意料之外的大幅降息带来的只是高开低走,无论是之前疯狂炒作的游资,还是本就仓位不重的基金机构,面对利好消息却都选择了逢高减仓。对于这一现象如何理解,关乎于多数散户投资者的操作判读:究竟是市场主流资金机构继续看空市场,还是因为思维惯性而误判形势,抑或是另有其他原因?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短期指数已经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向上,经济基本面走好还无法得到数据支持,海外经济状况更是根本无法预测;向下,中国独立于海外波动的可能性的确存在,大力度的政策刺激方案也不容许过度看空后市。因此,当下需要市场逻辑确认的是上沿的“天花板”在哪里,同时下跌的“地板”点位又在何方。这一确认过程,需要市场各方资金力量的不断磨合,通过时间的推移和投资板块的冷热转换才能够逐步完成。由此逻辑来观察市场波动,过度悲观与过度乐观,甚至为短期涨跌所左右,其实际意义都不是很大。
有可能影响“天花板”和“地板”位置确认的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二是资金。尽管这两个因素看起来只是老调重弹,但是在未来一个月内却具有明显的看点。政策方面,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即将召开,尽管相关政策基调已经予以提前公布,但是作为最为重要的一次年度经济会议,看点仍然很多。依照惯例,中央经济会议将会厘定明年的调控经济形势目标,其中有关当下及未来经济形势的描述与判断,以及有关对GDP增长速度目标是否作出调整等等,对市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除去既定的积极财政政策搭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在收入政策方面是否有具体推进,也是一个重要的看点。包括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以及传闻中一揽子提高国民财富的规划,将决定未来中国消费市场潜力的发挥。而这也将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之外,更加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至于资金方面,一个更加敏感的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近了。历来行至年底,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将面临年度排名考核的巨大压力。事实上,很多基金经理在年初就已经和公司签署过“军令状”,也就是排名如果无法达到底线,基金经理就将面临下岗失业。据此来分析,未来一个月的市场走势将很难避免受到基金操作的影响。一方面,游资唱主角的市场形态将会被打破,基金等主流资金很有可能会拿回市场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上,如何让最终的基金年度报表变得更加好看,才是基金经理们所考虑的具体操作问题。据此,以12月31日作为考核点来倒推,聪明的投资者不难匡算出机构资金将采取行动的大体时间安排。换言之,为了实现12月份最后的业绩辉煌,主流机构当下最理性的操作思路显然就是制造空头氛围、制造恐慌情绪,在空头氛围中实现仓位结构的调整,为将来最终的操作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也只有这样的思维逻辑才能够解释,为何基金在政策基调如此明确的背景下,在仓位本已经不算高的情况下,继续割肉抛出股票。否则,逆大的政策形势而动,只能被视为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历史经验表明,基金对于市场趋势的反应往往严重滞后,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会长期错判大的形势变化。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