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到国务院待批。同时,财政部也已在预算司下新设立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处,专门负责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这意味着,多年来一直关闭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闸门将被打开。这一举措,打破
日前,一份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到国务院待批。同时,财政部也已在预算司下新设立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处,专门负责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这意味着,多年来一直关闭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闸门将被打开。这一举措,打破地方资金瓶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意图颇为明显。(11月5日《环球时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之相配套,必须有足够的信用保障措施跟进。否则,债券发行工作的前景很难被看好。
近年来,地方官员、地方政府的失信,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2006年在《小康》杂志组织的调查中,75.36%的网民评选政府官员为信用最差的群体,2007年调查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以80.3%。而无论是80%土地违规责任在政府的事实,还是审计出的各部委高达358.7亿元的问题资金,都进一步佐证了政府的信用问题。经济学家董辅曾列举了一些地方政府不讲诚信的种种表现: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自己给自己担保,最后说放手不管就不管;政府项目批了,但资金迟迟不按合同约定投入,而是钓银行或者外来投资者的钱;一些政府招商引资时热情周到,开出许多优惠条件,但等投资者资金到位后,却不兑现承诺甚至搞起吃、拿、卡、要的不光彩行为;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一届政府一朝政策,“新官不理旧事”。而经常见诸媒体的,是一些政府欠债不还。诸如,与地方企业合谋逃废银行债务,违背承诺拖欠工程款,把小饭店吃垮。
由于地方政府信誉的信用危机,这次当开放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信息披露后,网友拍手叫好的寥寥,更多的是对政府信誉的质疑,并表示拒绝购买。更何况,目前地方政府已负债累累。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债务课题组也对我国各级地方债务进行了初步摸底,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若没有可靠的信誉保障,哪个公民敢购买?
信用与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基石。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而一旦政府不守信用,对社会信用的损害将是致命的。基于这一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闸门将被打开的同时,严密的信用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不可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