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债“泥沙俱下” 投资良机乍现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01 09:17:53

央行两个月里的三次降息举动巩固了债市的牛市格局,考虑到未来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债市的中长期走势仍然被看好。不过,分析人士建议个人投资者应该选择资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债券,回避高风险的信用类债券。此外,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市也以较长期持有为好

 央行两个月里的三次降息举动巩固了债市的牛市格局,考虑到未来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债市的中长期走势仍然被看好。不过,分析人士建议个人投资者应该选择资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债券,回避高风险的信用类债券。此外,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市也以较长期持有为好。

  投机资金“无功而返”

  在惨淡的股市的对比下,下半年以来债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在过去一周多时间里,抱着短线炒作心态的投资者也可能会对债市大失所望。

  从上周开始,前期曾上演火爆行情的信用债市场大幅调整。交易所企业债指数在过去的6个交易日里下跌了1%,部分公司债券的价格下跌超过了10元,跌幅在10%以上。还有些新发行的公司债上市即跌破发行价,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公司债等信用市场出现的这轮调整是伴随着中铝、江铜等公司爆出可能的亏损事件而开始的。在经济下滑趋势下,信用债券利差扩大应该是合理趋势。因此,这轮调整也被看做是投资者从忽视信用风险到关注信用风险所引发的信用债券合理的价值回归。

  “一方面大家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开始加大了,另一方面由于前期投机资金比较多,很多都以短期炒作为主,这轮下跌也把这些资金逐步挤压出来,市场也更多地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债券的配置价值。”申万证券研究所债券分析师张睿说。

  她表示,中长期来看,债市的前景仍然看好,而且与股票相比,债券的风险要小得多,是较为安全的投资方式。但是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不排除有公司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抗风险能力低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还是应该选择优质的、风险较低的债券选择较长期的持有。

  选择低风险企业债

  在这轮信用债的调整中,除了隐含风险较大的公司债外,一些资质较好的公司债也出现了下跌。有市场人士指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反应也有些过度,使得一些好的企业债、公司债也遭到“错杀”,不过,这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的机会。

  在此次调整后,部分公司债的收益率有了明显上升,与目前不断下降的定期存款利率相比,颇具吸引力。

  诸如刚上市的“08苏高新债”,期限为5年,由集团提供担保,其价格由最低时96元回复到面值附近,收益率在6%左右;一些有银行担保的公司债,如5年期左右的“08万科G1”目前的收益率在4.3%左右,也较为可观。

 东海证券债券分析师陈继宪表示,如果投资者流动性要求不高,比如1~2年内不用资金的,可选择购买信用风险较低的公司债、企业债和可分离转债的纯债部分。与定期存款相比,投资者既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也可以保有一定的流动性。他还表示,由于不同公司债所处的行业、基本面以及债券条款等都不相同,投资者应该学会对不同企业债作出甄别。在经济前景较为悲观的形势下,应该避免一些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行业的公司债。此外,还要结合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债券本身的条款设计,比如是否有担保等,来选择风险较低的公司债来投资。

  以较长期持有为好

  现在普遍预期明年我国仍有多次降息的空间。虽然目前债市已透支了多次降息的预期,但在降息预期没有转变之前债市的牛市格局将得到支撑,未来仍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张睿表示,这种上涨将主要体现在无风险的债券上,首先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具有国家信用的债券,其次就是优质的公司债和企业债等,未来不同资质的信用债之间的分化会更加明显。

  此外,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其所获信息有限,并缺乏专业的分析能力,在选择具体的券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分析人士建议,要分享债市上涨的收益,选择投资货币或者债券型基金来间接投资债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张睿表示,这些基金在信用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散上做得更好,此外,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对较好,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流动性。

  万得资讯的统计显示,目前货币型基金的近一年来的收益率在3.5%左右,债券型基金平均的年化收益率则在7%左右。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对老百姓来讲,投资债券的目的主要在于债券的安全性比股票要高,收益率的波动性也要比股票低很多,所以买债还是应主要以持有到期和持有较长时间的动机为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抗跌有理但未必无忧


中国证券报 2017-11-10 14:12:34

企业信息信用系统7月1日上线 失信商家无处躲藏


大河网(郑州)  2014-06-06 22:35:08

预授权也占用信用卡信用额度


网络 2014-04-17 13:17: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