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房地产: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振荡

来源: 2008-10-30 10:41:34

一、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自1998年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房地产业便开始在中国扎地生根。这不能不算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自由的市场经济战胜了甚少个人需求表达的计划经济,中国很大一部分非国家单位职工

一、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自1998年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房地产业便开始在中国扎地生根。这不能不算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自由的市场经济战胜了甚少个人需求表达的计划经济,中国很大一部分非国家单位职工、或者依靠单位分房希望甚微的公民有了购买自己栖息之所的条件。因此,在为期不过一年的准备(包括开发商的商品准备与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全面启动。
    房地产在风生水起之初,是一种较为谨慎的姿态。毕竟这是一个很东方的国度,量入为出、习惯积蓄而不习惯预支的传统影响了绝大多数人。房地产的快步发展战略暂时只能适用于局部地区和工商业用房,居民住房的地产业还需要理性对待。
       进入2001年,在国家扶持政策的一再鼓励下,新房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进入这一行业,仿佛这是一块可以无限分割的蛋糕,只要参与就有一份属于自己。于是,2001年中国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力度被骤然加大,房地产业在中国被看做一项稳赚不赔的行业。
        房地产真正起飞是在2002年。此时,政府为进一步鼓励购房,降低了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4.59% 降到了4.05%,许多有购房意向的人纷纷出手。然而,房产的忽然爆热也让政府看到其中不理性的因素。于是,在同年的八月,央行开始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紧接着在2003 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 121 号文件)加强房地产信贷,抑制房地产过热。但是房地产业的巨大“钱景”已明确显现,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投资者就不可避免地被吸引进来,再加上此时广大民众的购房需求确实较大,于是几相作用之下,房地产业如同初开易拉罐的可乐,泡沫喷薄而出。
        然而,泡沫终究是泡沫。房地产疯狂“发展”若干年后,在中央政府的几番宏观调控、以及经济规律本身的作用之下,情势又发生了变化。2008年全国房市遇冷,局部地区房价、销量跌幅均较大。有人不安地对此评价说,这有可能使得中国地产业从一个疯狂走向另一个疯狂。确实,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房地产行情看涨时气势汹汹,降时也是“跌跌”不休。如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5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商品房的销售额为13813.4亿元,同比下降12.7%;再如原本立意在中国培养品牌地产的“万科”率先降价,领起各家也惴惴不安,明里暗里紧随其后,似要打响价格恶战。然而,中国的房地产虽说确实过热,但是价格之战也会误导行业的发展,让其陷入低端生产的囹圉。并且中国房地产业从起步到今天,其成长已不只是自身的发展壮大,其他数十个相关行业也因它顺势而起。因此,时至今日与房地产业牵涉的已经有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而此时房地产商若为尽快资金回笼,急速降价抛货必然会伤害到这些行业与群体。并且到争夺最后,“死”的就不光是地产商、还有原材料供应业、建筑民工人群,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
 
 二、理性回归?或者永远偏离在正常轨道之外?
 
        简要回顾了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后,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就是一个向正负两点振荡奔赴的过程。初期从坐标线上起步,而后奔至甚高之点,如今又急转直下,看势将会落到负点那端。那么这是否就说明了中国房地产的下一步就是低谷了呢?
        或许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番:房地产几次反复的变化,即从理性到非理性,又从非理性到另一端的振荡,其形式是不是与每个人所熟知的价值规律波动有相似之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总价都不偏离其价值,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是否也是如它那般作用,其情势的振荡只不过是规律的作用呢?并且,由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波动,之后的振荡是不是就会缩小范围,表现得更为理性呢?
       海南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八十年代末,房地产业率先在海南落户。其后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在1992年海南房地产就出现了一个以“膨胀”为特征的泡沫期,其具体表现为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土地批租和开发量急剧增长,各类开发区纷纷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迅速发展,房地产价格急升,市场投机十分普遍。然而“好景”不长,只不过两年之间,经济泡沫破灭,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关门,房地产空置现象逐年增多,海南的房地产业进入低迷期,并一直持续到1998年。不过,也就是从此之后,海南的房地产业确实稳定成熟了许多。紫荆花园、名门广场、长信海景、亚洲豪苑等规模社区品牌社区形式成立,一味靠炒作、囤房等恶性手段来哄抬价格的现象渐少。当然,其间也不可避免经历小小的振荡,如短期的房屋置换,旧房卖换新房,租房人群置换二手房现象明显。但是,像其他地区在2007年狂涨,2008年又忽然跌落的情况相比,海南的波动应该算是较为理性、正常的。
       政府近日出台的救治措施也能为我们寻找答案提供参考。中央政府于10月22日公布了一系列扶持房市的政策,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等。这些政策虽然在一时间内无法改变房地产房价下跌的情况,但对于延缓房价下跌速度、稳定目前房市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不必为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持过分悲观的态度,这或许只是经济规律的又一次作用。并且政府力量已经介入,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相信会给萎靡的房市带来希望。另外,房地产在中国还是一项年轻的产业,其所经历的波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总结以往经验、明智实施对策,努力将这次震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中国房地产下一步即走向理性那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同德携手8099999 “我想有个家”活动圆满落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6:30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天津二手房惊现倒挂 六大二手房区pk新房


新浪天津房产 2010-06-30 00:55:40

厉政之下 广州个别楼盘一成首付揽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4-29 16:52: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