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其实并不想多说,这个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金融危机让政府慌了手脚。 这些天,无论你打开大报亦或是小报,从国外到国内,几乎没有一条好消息。 金融危机无疑是媒体的主
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其实并不想多说,这个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金融危机让政府慌了手脚。
这些天,无论你打开大报亦或是小报,从国外到国内,几乎没有一条好消息。
金融危机无疑是媒体的主线,所不同的是,中国元素不断上演新的节目,力拼金融危机,比如牛奶问题,橘子问题、鸡蛋问题等等。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能少了房地产这个是似而非的老大出演主角。当10多个地方政府为确保财政高调救市,中央开始羞答答地从默许,到闪电般地推出新举措,效率之高,只有股市的5.30可以抗衡。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中国楼市出了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佬们的房子卖不动了。
减税、降息等等一系列新政蜂拥而至,似乎一夜之间,房地产从香饽饽变成了老大难。然而,我们说,这些政策真的挽救目前楼市吗?换句话说,中国楼市的问题根源是政策根源吗?
笔者认为,政府这些举措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已经到了让世人咋舌的地步。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我只想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与国家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绝缘。对于穷人来说,收入的增长是缓慢的算术速度;而对于富人来说,财富的增长是飞速的几何速度。二者之间的社会地位、财富占有度、意识形态、社会资源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商品房来说,从来都是富人俱乐部的派对演出,穷人们只局限于为门票而奋斗。偶尔有撞进去的,还不知道人家再干吗。对于穷人们来说,你给他20万一套的房子,他照样买不起。对于富人来说,100万的房子也不眨眼。所以,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状。
再说新政对楼市的影响。
穷人们:就目前的优惠力度,穷人们仍然买不起。理由很简单,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数十年的国家发展路线,导致了他们的改变十分微弱。穷弟兄再想:反正也是买不起,反正也是不涨了,那就再等等,没准儿继续向下掉呢。
富人们:买房不是为了入住,而是为了财产的再度增值。既然国家救市,那就说明市场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入市,弄不好就成了炮灰。反正也不缺房住,既然是投资,那就讲究和抄底,现在是底吗?谁也不知道,那就再等等看。
如此!穷人们和富人们在这个幽默的时刻,出奇地统一了意见。尽管各自的利益取向根本就不同。但观望的态度必然会更加浓厚。因为既然国家都出手了,那就说明楼市肯定出了问题,那就更应该继续观望。换句话来说,穷人们是没办法的观望,富人们是投资机会选择的观望。
这两个观望,把开发商活活地逼上梁山,喘不过气来。
今后的楼市会很难做。因为富人们的住房刚性需求这几年已经满足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投资,或者说是投机了。不赚钱的楼市是很难吸引款爷们的眼球。款爷们的楼市资金成了市场上最活跃的影子,也成就了楼市最大的不可控因流动性,楼市的稳定与否与这部分人息息相关。但国家显然没有研究这些东西。
而贫富差距的问题不解决,穷人们的住房需求就难以满足,那这个刺激楼市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相当一部分穷人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可见这个差距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
国家必须用心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否则,楼市就成了当前的A股,积弱难返。就算你出N多的政策,无济于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