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贫富差距无限拉大 房产新政难以挽救濒危楼市

来源:焦点BLOG 2008-10-29 13:36:55

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其实并不想多说,这个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金融危机让政府慌了手脚。   这些天,无论你打开大报亦或是小报,从国外到国内,几乎没有一条好消息。   金融危机无疑是媒体的主

  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其实并不想多说,这个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金融危机让政府慌了手脚。

  这些天,无论你打开大报亦或是小报,从国外到国内,几乎没有一条好消息。

  金融危机无疑是媒体的主线,所不同的是,中国元素不断上演新的节目,力拼金融危机,比如牛奶问题,橘子问题、鸡蛋问题等等。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能少了房地产这个是似而非的老大出演主角。当10多个地方政府为确保财政高调救市,中央开始羞答答地从默许,到闪电般地推出新举措,效率之高,只有股市的5.30可以抗衡。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中国楼市出了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佬们的房子卖不动了。

  减税、降息等等一系列新政蜂拥而至,似乎一夜之间,房地产从香饽饽变成了老大难。然而,我们说,这些政策真的挽救目前楼市吗?换句话说,中国楼市的问题根源是政策根源吗?

  笔者认为,政府这些举措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已经到了让世人咋舌的地步。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我只想说,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与国家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绝缘。对于穷人来说,收入的增长是缓慢的算术速度;而对于富人来说,财富的增长是飞速的几何速度。二者之间的社会地位、财富占有度、意识形态、社会资源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商品房来说,从来都是富人俱乐部的派对演出,穷人们只局限于为门票而奋斗。偶尔有撞进去的,还不知道人家再干吗。对于穷人们来说,你给他20万一套的房子,他照样买不起。对于富人来说,100万的房子也不眨眼。所以,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状。

  再说新政对楼市的影响。

  穷人们:就目前的优惠力度,穷人们仍然买不起。理由很简单,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数十年的国家发展路线,导致了他们的改变十分微弱。穷弟兄再想:反正也是买不起,反正也是不涨了,那就再等等,没准儿继续向下掉呢。

  富人们:买房不是为了入住,而是为了财产的再度增值。既然国家救市,那就说明市场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入市,弄不好就成了炮灰。反正也不缺房住,既然是投资,那就讲究和抄底,现在是底吗?谁也不知道,那就再等等看。

  如此!穷人们和富人们在这个幽默的时刻,出奇地统一了意见。尽管各自的利益取向根本就不同。但观望的态度必然会更加浓厚。因为既然国家都出手了,那就说明楼市肯定出了问题,那就更应该继续观望。换句话来说,穷人们是没办法的观望,富人们是投资机会选择的观望。

  这两个观望,把开发商活活地逼上梁山,喘不过气来。

  今后的楼市会很难做。因为富人们的住房刚性需求这几年已经满足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投资,或者说是投机了。不赚钱的楼市是很难吸引款爷们的眼球。款爷们的楼市资金成了市场上最活跃的影子,也成就了楼市最大的不可控因流动性,楼市的稳定与否与这部分人息息相关。但国家显然没有研究这些东西。

  而贫富差距的问题不解决,穷人们的住房需求就难以满足,那这个刺激楼市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相当一部分穷人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可见这个差距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

  国家必须用心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否则,楼市就成了当前的A股,积弱难返。就算你出N多的政策,无济于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江东禧瑞都精装6600元 或坚定购房者买房信心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43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陈广清:楼市春天还有多远?


陈广清的博客 2008-11-19 13:20:53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降息难阻楼市价格战


新浪房产 2008-09-20 14:35:5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