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关注被“错杀”的信用债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8-10-29 09:00:40

昨日,交易所企业债和国债走势再次分化,上证国债指刷新新高至118.76点,上涨0.21%,但上证企债指数却未能止住跌势,跌幅达0.31%,部分信用债券再次出现1%以上的跌幅。但此间观察人士指出,当前信用债的调整可谓是泥沙俱下,部分品种前

 昨日,交易所企业债和国债走势再次分化,上证国债指刷新新高至118.76点,上涨0.21%,但上证企债指数却未能止住跌势,跌幅达0.31%,部分信用债券再次出现1%以上的跌幅。但此间观察人士指出,当前信用债的调整可谓是泥沙俱下,部分品种前期透支性上涨,当前属于修正性回调;但是一些品种自身的质地较好,市场的非理性恐慌将之错杀了。

  上周伊始,信用债券已经出现调整苗头,而上周四08江铜债的暴跌则彻底引爆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本轮信用债下跌根源在于江铜期货投资、中铝境外投资可能引发亏损等事件的爆发,使得投资者担心国内其他企业也存在“潜在地雷”,而这又由于信息不透明而无法辨认,投资者宁愿选择割肉回避。连锁反应之下,各信用债无论质地好坏均遭到抛售,加剧了整个市场的下跌。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对信用风险的过度恐惧是本轮调整的主要原因。

  交易所债市特有的持有人结构加剧了债券行情的波动。前几个月信用债券爆炒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进入交易所市场,投机盛行加剧了信用债券价格的波动。而银行间市场机构投资者集中,相对更加理性,近年来也就是福禧事件爆发期间出现过“疯狂”抛盘。

  业内人士还指出,投资者对信用债券资质的认定存在一定的误区,那就是过度看重发行人的规模和政府背景,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好、央企比地方企业好等等,但其实不一定。事实上,类似于自下而上的评估方法可能更为有效,而且还要关注债券本身的结构设计。

  从收益率来看,部分信用债券的调整幅度之大已经完全“吞噬”了两次降息的效应,与其他类债券的信用利差也迅速拉大,今年以来发行的多只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已经超过了发行票面收益率。这其中,部分是由于行业前景悲观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但也有部分属于被“错杀”的品种。

  以昨日上市交易的08苏高新为例,收盘时报在99元,到期收益率在6.38%,盘中最低见到96.23元,收益率达到6.7%。横向来看,其与金融债的利差已经扩大到300BP左右,与同期限银行担保企业债利差扩大到约170BP;纵向来看,该债目前的收益率相当于7月份的市场水平,而此后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从资质来看,本期债券发行人是苏州高新区管员会的全资企业,是该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并且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模式间接引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政府信用。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类似于08苏高新债的品种还有不少,投资者可以充分挖掘“错杀”带来的投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债券的利差分化并没有完成,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景气周期下降的情况下,“问题”企业可能会增多,投资者要加强风险的甄别及其与收益的权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留学咨询专业 诚信仍待提高


新京报 2015-11-30 09:58:19

你知道你的个人信用吗?


温州日报 2014-04-08 10:52:3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