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救市潮"蔓延 缺乏民意支持的救市会贻人口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10-17 10:26:02

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政策正在蔓延。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从最初的地震灾区成都,到西部地区的重庆、西安,再到中部地区的长沙、武汉,再发展到东部沿海的福州、厦门,现在已经到达长三角代表性城市南京、杭州和上海。截至目

 
  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政策正在蔓延。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从最初的地震灾区成都,到西部地区的重庆、西安,再到中部地区的长沙、武汉,再发展到东部沿海的福州、厦门,现在已经到达长三角代表性城市南京、杭州和上海。截至目前,已有18个城市出台利好“救市”政策。(《南方日报》10月16日)

  前段时间,政府是否救市成了公众激辩的公共事件。就在反对者吁求政府万万不能出手相救之际,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看起来置身度外、不偏不倚,实际上早已暗渡陈仓、出手施救,如今更是只做不说,从暗处拿上台面了。


  政府该不该救市其实是伪问题,不存在救不救,而是如何救,采取什么方式救,什么时候救?地方政府救市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世界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美国次贷危机已成前车之鉴(当然,我国的楼市现状与美国有所不同),救市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正当性选择。


  有分析认为,房地产业与50多个行业有较高关联度,住宅建设投资通过消耗水泥、建材、钢材等上游行业产品,对经济的拉动系数为1.95左右;对下游行业产品如家具、家电等消费市场的带动系数为1.3~1.4。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证验,但楼市遇挫会导致许多行业受损,应是事实。在当前内需不振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楼市上,应是必然。


  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很难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有的地方仅仅房地产业纳税额一项,就占地税总额的1/3强。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导致政府救市,比如近年来主管房地产行业的官员腐败,有的甚至直接囤房、炒房,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房价下跌?有房地产商透露,楼盘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他们又怎甘心放弃丰厚的外财?因此必然托市、救市。


  此外,这也与利益集团的“绑架”有关。楼市一旦崩盘或者持续不景气,受损严重的还有银行。当前,银行已有极大的左右政策的能力。同时,房地产商也是发育成熟的利益主体,它们具有影响政府决策的能量。报道称,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由住宅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的房地产市场新政有望在下月推出。据透露,该部已向上层提交“放松”房产调控政策的方案,具体包括取消对二套房的限制、下调房产税和延长个人房贷偿还期限等。


  在公众对房产新政所知阙如的情况下,为何房地产人士率先知道?房地产商是否参与并影响了住宅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方案?谁都知道不让地方政府救市是不可能的,不让房地产商公关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中央政策不能动辄被影响、被左右。任何一项新政,如果不经过公众参与,没有足够的辩论,没有必需的制衡,都容易贻人口实。此次,美国政府推出数千亿救市计划,几经反复才最终被通过,见证了理性之治和民意之治的双赢。我国推行房产新政时,何不同样如此?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五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大跌 挂牌价格下跌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4-28 17:26:38

万达董事长:地王多央企造 推高房价功不可没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3-05 14:18:35

昆明廉租房售价尚未确定 6成租户表示想买


云南信息报 2009-07-20 13:31:32

降息难阻楼市价格战


新浪房产 2008-09-20 14:35:5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