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房价10年内将跌50% 地产商开始大幅降价自救

来源:广州日报 2008-09-26 10:40:51

随着房地产销售量不断下滑,中国地产商在经过数月的顽强抵抗后,最终选择让步,开始大幅下调地产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降价能否成功阻止房地产市场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内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急需扩大内需以抵消出口疲软的影响。

 
  随着房地产销售量不断下滑,中国地产商在经过数月的顽强抵抗后,最终选择让步,开始大幅下调地产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降价能否成功阻止房地产市场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一年内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急需扩大内需以抵消出口疲软的影响。


  本报综合报道 地产投资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


  达24%。瑞银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表示,“地产行业地位举足轻重。”他预计,中国地产和建筑业将于明年上半年趋于稳定并出现反弹。


  但许多地产商正为销售量下滑及融资受限而苦恼不已。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逾十年来一直高速增长,但自2007年底以来开始退潮。今年1~7月,房地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1%,令开发商资金状况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商开始大幅下调地产价格。中国最大的上市地产开发商万科自8月底率先降价,涉及深圳、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主要城市,降幅最高达27%。其同业如金地集团亦不得不下调价格。


  惠誉分析师Matthew Kong认为,“降价不过意味着开发商放弃谋求暴利,接受正常利润水平。”中国房地产企业利润率普遍高于30%,许多开发商尚有降价空间。


  折价销售或是部分开发商的最终存活手段,但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令市场担忧中国房市疲态延续。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说,“大多数开发商预计市场萧条将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悲观声音


  房价10年内将跌去50%


  有统计显示,中国楼市资金缺口高达3000亿元,因此,渴求资金的楼市将求救的目光一度投向保险资金。正在修订的保险法草案中拟首次允许保险资金涉足不动产。


  然而,手握重金的保险资金似乎并不打算充当房地产业的“救命稻草”。中国人保资产高级研究员凌秀丽日前亮出了她所在团队针对房价的悲观断言:国内住宅价格会一跌10年,缩水50%完全可能。“大中城市住宅价格随时有崩塌的危险,在住宅价格尚未充分调整前,保险资金应当坚决回避。”


  缺乏资金的房地产企业忧虑日益加重,纷纷呼吁政府放松银行借贷限制。然而,中国政府似乎并不急于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8月下旬发出通知称,要严格建设用地项目贷款管理和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市场视之为不会在近期放松房地产信贷的信号。


  政策走势


  或得益于“保增长”措施


  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上周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如果现在不愿让房地产泡沫缓慢破灭,而是人为托起它(房价)。那么,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不过,面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中国已经在不久前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保持经济增长,市场正期望中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或减税以防止经济下滑。这对房地产业或许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中国将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有效挖掘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周三表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保利首创社区少儿组织 "保利童子军"招募正式启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8:36

孟加拉国股市开盘跌8.6% 六分钟后停盘


新浪财经 2011-01-20 16:04:43

经典双城西市"城中村"改造排头兵


都市时报 2010-06-30 00:50:25

恒大全国八五折优惠 楼价多米诺骨牌或推倒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5-31 15:06:28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